投資的福地。江蘇沿海開發戰略、長三角一體化和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等一系列發展機遇在灌云疊加,縣委、縣**搶占戰略機遇的制高點,圍繞實施“沿海開發、工業優先、創新驅動、城鄉統籌、民生為先”五大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提升縣域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全縣生產力布局,以及沿海開發、城市發展規劃,編制了物流規劃、大伊山旅游經濟區規劃,“兩城拉動,雙帶引領,四軸推進”的戰略格局和規劃體系基本形成。縣委、縣**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支持、扶持和保護投資發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了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推進發展的完整政策體系。大力優化發展環境,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項目審批服務機制和保障體系,打造了平安灌云、法治灌云兩大品牌,加速推動了以沿海開發為龍頭,以縣經濟開發區和臨港產業區為支撐,以縣城和燕尾新城為引擎的江蘇沿海一個全新增長極的形成:清潔能源、船舶制造、精細化工、裝備制造、金屬制品及材料、輕工紡織等六大主導產業基本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體系,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正在迅速成長;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迅速擴張,全縣“六大產業板塊”生機勃勃,江蘇沿海一塊新興的產業高地正在隆起:
——臨港產業區板塊。現建成區()平方公里,主要發展船舶制造、裝備制造,以及鋼鐵、石化等重化工業和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新興戰略產業。目前,港口及重大基礎設施已經具備承載大項目、大產業的能力,連云港南翼組合配套港和海河聯運中心初具形態;園區各項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較為完善,具備較強的項目承載能力,燕尾新城的產業支撐能力不斷增強,區內精細化工銷售收入過百億元,船舶制造正在向第二個百億產業板塊沖刺,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等新興戰略產業正在飛速壯大。
——省級經濟開發區板塊。毗鄰縣城南部,規劃面積()平方公里,現建成區()平方公里,主要發展先進制造業和高新產業、現代服務業,重點是機械制造、金屬制品及材料、汽車配件、輕工紡織、新醫藥、科技研發等,目前裝備制造、金屬制品及材料、輕工紡織等產業體系初步形成,新醫藥和科技研發等新興產業一批項目正在建設。
——生態工貿城市板塊。縣城建成區()平方公里,人口達()萬,“十二五”目標是建成為()平方公里、()萬人口的現代化中等城市,正在全力推進以商貿為核心的東部新區開發,以鹽河為軸線,著力建設功能齊全、現代經濟繁榮、景色秀麗的“山水生態城市”,重點發展都市型工業、現代服務業、商貿、旅游和文化產業。
——大伊山旅游經濟區板塊。規劃面積()平方公里,按照南佛、北娛、東史、西閑、中覽的規劃設計,深度開發提升,創建4A級景區。重點開發建設以石佛寺為中心的佛文化區、以國家級文保單位新石器時期石棺墓遺址為中心的古人類文化區、以鏡花緣主題公園為中心的文化旅游體驗區、以自然山林景觀建設為核心的風光游覽區、以潮河灣為中心的民俗文化展示區,傾力打造蘇北旅游經濟圈重要節點。
——現代物流業板塊。充分發揮公路、水運、海運、鐵路交通體系發達的優勢,立足海河聯運中心的區位條件,以東部港區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的沿海物流園為龍頭,以正在規劃建設的城市綜合物流市場為支撐,以楊集糧食倉儲物流園為重要節點,形成綜合、專業物流市場同步發展的物流形態。
——現代農業產業板塊。灌云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綠化造林模范縣、江蘇設施栽培發展先進縣,現建有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市級農業產業園6個,形成了蘆蒿、食用菌、西瓜、西紅柿、藍莓和紫蘇等六大優勢產業,正在努力建設為全國最大的蘆蒿、藍莓、紫蘇等生產基地。
山水相依,海水相連,山海相擁,造就了灌云人開放開明、自強自立的精神和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品質,全縣百萬人民張揚“創業創新,開放包容,務實爭先”的新時期灌云精神,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開拓進取,艱苦創業,奏響了一曲跨越發展、崛起騰飛的拼搏之歌,一部灌云的發展史,就是自強不息與對外交融史。源源不斷的各方力量交匯在灌云,投資的熱島效應正在不斷放大。選擇灌云,就是選擇發展;投資灌云,就是投資未來!
我們真誠地歡迎各方客商走進活力灌云,把握發展機遇,與我們攜手共進,同創輝煌!
配音 ? ?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