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我們的家園——她擁有悠久的歷史、富饒的土地、連綿不絕的美景,更有成千上萬種神奇的生命;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注】重音太傾向于“她”,可以讓全句再連貫一些,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哺育著子孫萬代在這蒼茫大地上繁衍生息。千百萬年來,我們在這顆美麗的星球上締造著輝煌的文明,卻忽視了這顆脆弱的星球也同樣需要我們的照料與呵護。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盲目的開發利用已經使我們的地球遍體鱗傷、滿目瘡痍。當自然遭到破壞,資源面臨枯竭,人類的生存也陷入了重重危機。
在眾多生態問題中,能源是最為嚴峻的課題,傳統能源在使用過程中帶來了大量污染和浪費,長此以往,隨著能源的枯竭,湛藍的天空將從我們的頭頂消失,人類社會也將陷入一片黑暗。為此,能源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議程,開發新型能源的艱巨任務已經迫在眉睫。
歷史背景
在近二百多年中,人類的發明創造遠遠超過了以前上萬年的積累,科學技術得到飛速發展,社會經濟隨之迅猛攀升。但是,現代的科技就如同一把雙刃劍,它給人類帶來便利,卻也向我們索取著代價。在眾多現代發明中,空調是人類智慧的驕傲——它見證了人類改造和征服自然的重大進步,也為我們帶來了舒適、愜意的生活環境。然而,正像其他許許多多的科技產品,空調在服務人類的同時,也正一步步侵害著地球——傳統制冷劑氟氯昂侵蝕著脆弱的臭氧層,巨大的能耗掠奪著寶貴的資源——尤其在我國,空調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總量的一半,而建筑能耗在我國能耗總量的比重中占了近30%,這樣的開銷是一些發達國家的兩到三倍。
在臭氧層空洞和能源危機日趨嚴重的今天,我們已經難以擔負傳統空調所帶來的沉重代價。因此,開發環保節能的中央空調新技術,已經成為解決建筑耗能的重要課題。然而,新技術和新能源的開發卻困難重重,人們在空調改革的曲折道路上舉步維艱。
地能概況
其實,我們的腳下蘊藏著豐富的巖土和地下水,【注】語氣有些重,說得稍微輕一些。由于深入地下而不受外界氣溫的影響,我們稱之為恒溫層。比如在北京地區,夏季氣溫最高可達42度左右,冬季最低可達零下15度左右,而對于深藏地下的恒溫層,它的溫度常年都保持在15度左右。恒溫層與地表產生的溫差構成了能量,這種能量就叫做淺層地溫能,將這種能量經過熱泵轉換,成為空調系統的冷熱源——這就是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和推舉的新型空調技術——地源熱泵空調技術。
地源熱泵空調技術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利用熱泵機組的熱交換方式,將賦存在地層中的低品位能轉化為可以利用的高位能,從而達到制冷、制熱的效果。在新型能源中,淺層地溫能具有很多優勢。它以淺層巖土中的溫度作為冷熱源,不僅儲量龐大、分布廣泛,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作為可循環利用的清潔能源,淺層地溫能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有害物的排放,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更緩解了現代社會的能源壓力。因此,地源熱泵被稱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裝置”,是人類21世紀最值得推廣的節能環保技術。
配音 ? ?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