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廣播電子傳媒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具有廣泛性、公開性特點,使得播音創作具有很強的社會性。盡管播音員面對話筒、鏡頭播音,多數時間所處的天地是小小的播音室,但由于廣播電視這一傳媒特征所決定,其具有廣闊的空間,它以全球為舞臺以全社會的人們為受眾。
這一創作活動,比任何一場話劇戲曲表演或電影演出所具有的受眾不知要多多少倍,“而受眾又是多層次、多情狀的,以個別體現著一般,以個性蘊含著共性。因此,在播音過程中,‘這一個’和‘此一瞬”緊密結合,匯入傳播總渠,滲透到各個地方。”所以,“這個時代,這個社會,客觀世界形勢以及當今受眾的收聽收看心態,應該成為須臾不可漠視的現實。”這就要求播音創作者具有較強的駕馭全局能力、較高的政策水平,要求播音作品有較高的質量,能夠經得住各個方面、不同層次受眾的推敲。
比如,一個講話或談話,在一個地區或部門講,可能是合適的,但作為一個廣播稿或制作成電視節目,在電臺電視臺向全社會播出,就要考慮到其導向性和時宜性。尤其是現代電予傳媒,許多臺都已運用衛星傳輸,跨國傳播,所以還要考慮對外傳播的宣傳效果等等。這些都要求播音創作者,有聲語言傳播者,即便是一個省、一個市、一個縣的播音員或節目主持人,也要有政策觀念、全局觀念、國家意識、國際意識。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