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的宣傳片為了強調所謂的客觀、自然地陳述,在表達上追求無重音、無感情的狀態,一味地平淡表述。這種
配音初聽起來似乎形式新穎.讓位畫面且不失韻味,實則陷入形式主義怪圈,忽視表達技巧,忽視真切感受,甚至不能發揮有聲語言在電視宣傳片中的作用。我們在練習和實踐中都要特別注意不能盲目效仿和追求形式。形式大于內容的表達是不可取的。
另外,有很多
配音員在備稿時,常常在稿件上畫一些符號,做一些標記,這樣劃的目的是做一些技巧設計,以便在配音時起提示作用,避免差錯,更好地表達。但這樣處理,有時也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如果把這些符號當成現成的模式、精神注意的中心,總想著這要停頓,那是重音,這要快點,那得慢點……這似乎沒有離開稿件.沒有走神兒,但實際上并沒有進入稿件,而是在想技巧。此時,技巧、形式占據了思想的上風,稿件內容便被忽視。
拿到一篇宣傳片稿件,在把握稿件內容、題材,片子整體創作意圖的基礎上,可以對稿件賦予一種總體上的規劃,這規劃包括節奏、語氣、基調等。但它僅僅是一個規劃,不是僵死不變的模式、框框,是隨著思想感情運動可以有新的創造的。事實上,沒有以稿件內容為依據的思想感情活動,即使有聲語言與自己的技巧設計相同,也不會有真情實感。而思想感情和語言表達從稿件內容出發.即便打破了原來的設計,也會較好地傳情達意,甚至比原設計更好,更有新意。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