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制片
配音要求配音演員絕對忠實于原片,在原片演員已經創作完成的人物形象基礎上,為人物進行語言上的再創作。這使配音演員受到原片人物形象、年齡、性格、社會地位、生活遭遇、嗓音條件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不允許配音演員超越原片自由發揮,另立形象。同時又要求
配音演員根據片中人物所提供的所有特征,去深刻地理解、體驗人物感情,然后調動配音演員本身的聲音,用語言的可塑性和創造性去貼近所配人物,使經過
配音的片中人物變得更豐滿,更富有立體感。因此,配音是一種藝術創作,這個創作過程是各工種同心協力完成的。如果夾雜零散瑣碎的語言,就會破壞內容的完整和藝術的美感。配音演員作為創作主體有著很大的創作空間,所以要積極主動。而創作主體的個人藝術特色、風格,也必須融合到影視劇的整個結構詞語序列中去,這樣才能實現全片的整體和諧。
影視
配音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說話,它必須具有藝術性。也許是畫面為主,也許是語言為主,有聲語言表達永遠是
配音的主題,永遠要使聲音和畫面整體和諧。那么,如何為譯制片選擇聲音,是不是音色越美就越好呢?其實譯制片中聲音的選擇,好的音色只是一個方面,與譯制片的內容、角色相和諧,并具有獨特的個性,是譯制片聲音選擇的重要標準和追求的境界。
單從音色來看,我區另一位著名的
配音前輩丹平的聲音并不是十分好聽,但是在為電影《阿混新傳》中的主人翁杜小希的配音與劇中的人物是那么貼切,那么鮮活,給人一種藝術上的美感。影視劇的譯配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接受觀眾審美期待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解決語言矛盾,進行新語言和原片無縫連接的過程,通過成功的藝術創作,最終為觀眾建立起一個完整統一的影像世界,令觀眾在欣賞中外優秀的影視作品時,完全進入虛擬的熒幕世界,并產生強烈的認同感。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