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配音演員應具有一定的變聲能力,這是基本素質。因為他們要應付各種角色,每個人的說話方式都不一樣,不可能只用一種聲音塑造,就像張歡那個例子,不同形象須用不同聲音進行造型。所以"變聲"往往是對應于"造型"的,配音演員必須先對角色進行準確造型,然后再依靠變聲能力賦予其相應的聲音。也就是說,造型能力強調的是一種思想意識,變聲能力便是將這種思想意識付諸于表演當中。變聲是配音魅力的一部分,也展示了配音演員的才華。著名配音演員李梓所飾配的葉賽尼亞的聲音洋腔洋調、嫵媚風騷,那一句"當兵的"足以讓人心蕩神移,而這句"你要是再來親我的話,我馬上就砸碎你的腦袋!"又讓人看到了角色的潑辣火爆,一個鮮活的吉普賽女郎形象完美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在《英俊少年》中她配那個唱"小小少年"的男孩,這時她的聲音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她把音調壓得很低很粗,盡量讓聲音變悶,每句尾音也不像亞賽尼亞那樣挑起來,而是降調,發音很定很實。這個角色要經常唱歌,歌曲用的原聲,但配音與原聲之間的切換都很自然。從這里可以看出,李梓對角色的造型很準確,并且非常成功地進行了變聲。對比這兩個角色,性格截然不同,說話方式迥異,但是經過李梓的完美變聲,將他們都表演得十分出色。
? ? 原則上講我們應該不讓或少讓一個配音演員在一部片中身負多職,但實際工作中這種做法是很難辦到的。因為一部片子角色眾多,有時甚至會有近百個,如果每個角色都對應一個配音演員,不但開銷會大大增加,而且也影響了工作效率。所以我們還是要適當地選擇一些聲音可塑性強的配音演員來飾配多個角色。有些演員確實有很強的變聲能力,能在很多音型上勝任,并且表現得都很不錯,既然這樣我們為什么還要再多找一位演員呢?比如在動畫片《聰明的一休》中,陳大千就配了足利義滿將軍和大師兄秀念這兩個重要角色。將軍狡猾多謀,略帶玩世不恭,因此聲音比較高、尖;而秀念長得膀大腰圓,性格憨厚實在,因此聲音比較粗、沉。這兩種聲線跨度很大,而陳大千把握得卻很舒服,每個角色都有出彩之處,讓人不禁拍手稱絕。陳大千很善于塑造一尖、一沉這兩種類型的角色,在很多片中都有表現,比如《羚羊號歷險記》中的哈威爾敏森,《華斯比歷險記》中的特威格便屬于那種"尖"的形象,而《魔神英雄傳》中的施巴拉古大師,《戰神金剛》中的漢克便屬于那種"沉"的形象。既然陳大千是這種兩面開花的高手,為什么不讓他盡情釋放呢?變聲也是有原則的,即是要符合配音演員自身的聲音條件。不能讓一個演員很勉強地去變一個聲音,配一種形象,那樣不會有好的效果。在很多影片中都能聽到那種掐著嗓子配老者的聲音,這不但沒法給影片增加魅力,展現配音演員的才華,反而毀了原片的可視性。另外,即使配音演員很有變聲能力,也決不能濫用,比如動畫片《美少女戰士》中,劉喜瑞就配了很多角色,少說也有6個,雖然他的變聲能力很強,但也禁不住這么用,觀眾面對這種配音,反而會把注意力放在聲音的重復上。遼寧電視臺譯制部導演董志斌的話也許值得大家的借鑒:"為了急于求成或其他原因,演員憑借聲音化裝技巧,一個人同時扮演兩個或更多角色,這種省時省力的救急辦法實際上不宜于大面積推廣。"③如今也許由于某些原因,演員本身似乎也不希望只把自己局限于特定的音型當中,這對自己日后的發展沒有好處。于是大家便將自己鍛煉成了"萬金油",什么角色都能接,什么形象都敢配。這種現象也許是"散裝配音"④時期的必要產物,但筆者覺得這種不分行當的做法是很不利于配音的長遠發展的,一些年長的配音演員對此也表示一種反感和失望。所以,變聲能力雖然可以展現其聲音的表現力,但在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適度。而且用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演員的自身條件,決不能想怎么變就怎么變,那是對藝術的不負責。
? ? ?配音云【】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