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廣告錄音、配音之抓住人物的特點
? ? ? ? 乍看起來這一點與上面所說的"抓住人物特點"有些類似,但其實談論的角度不盡相同。上面強調的是一種要求,重表象;而此處強調的是一種能力,重內涵,更具有實踐性。所謂造型能力就是抓住角色特點,并賦予合適的音型和表達方式的能力。這種能力一方面需要演員的悟性,更多的是來自表演經驗。《阿甘正傳》中阿甘是一個先天弱智,但他卻不是普通的傻子。他經歷了那么多離奇的事情,從一個受人欺負的小角色變成了一位被人追隨的大名人。他善良勇敢、執著不餒。為了表現好阿甘這樣一個特殊形象,徐濤給他的說話方式做了準確造型。他用了一種小孩的說話方式,其特點是單純而非愚頓。阿甘的大部分獨白用的都是這種方式。但是,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人們在不同感情狀態下的說話方式是不一樣的,阿甘亦如此。因此徐濤在抓住了他的總體特點后并沒有停止對角色的深層挖掘,他在不同情況下為角色"造"了不同的"型"。我們舉一段例子來看看。病入膏肓的妻子問阿甘:"你在越南時怕嗎?"他猶豫了一下說:"我怕。"但轉而又說:"不過,我也不知道。"他為什么要改口呢?當年他面對母親的病危時充滿的只是無助與恐懼,這前所未有的打擊讓他不知所措。而今天,同樣的病床,同樣的情景,同樣一個對他無比重要的女人面臨生死的時候,他不能再次畏縮了,他要鼓起勇氣。他想到了在他絕望時看到的美麗景色,那是對他最大的鼓舞。于是他入神地說:"有的時候雨會停很長時間,等著讓星星出來,那時真好看;每天黃昏,太陽回水底睡覺之前,水面上漂著成千上萬點閃光,就像那山中之湖;那水真清啊,就像是有兩個天,一個疊著另一個;在沙漠里日出的時候,我看到了天之涯、地之極,真是美極了……"他說的時候已經完全被那些情景陶醉了,充滿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他描述的景色都是至善至美的,他的那些故事更令我們無法想象,但又是我們普通人所憧憬的。通過這一切我們終于發現,阿甘絕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弱智,他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化身。所以在他回憶美妙景色時,觀眾完全看不出他與正常人有何不同,那時的他簡直就是一個偉大的詩人,他要將他創作出的最美麗的詩篇奉獻給心愛的妻子,讓她樹立起生的信念。徐濤非常傳神地表現了這一段。此時阿甘的語言特點與前面發生了很大變化,而這種變化都是隨著人物的表演,情節的發展微妙變化的,我們不知不覺中已經被他帶到了一個意境當中,全然沒有注意到其中的變化。但是如果他還用先前那種孩子般的方式說話就非常不妥了,只會破壞影片的基調。上海電視臺的配音演員張歡在《大飯店》中配卡波特夫人,角色"端莊、穩重"、"溫文爾雅、和藹可親",于是她便運用低音區,"讓聲音變得寬厚、低沉一些,顯露出平靜、緩和的色調,使觀眾感受到人物的和顏悅色、循循善誘。"在《神探亨特》中她配麥考爾,角色是一位機智果敢、不畏犧牲的女警,所以在語氣和語調中便要透出一種剛毅和硬朗,于是她"較多運用了中聲區,使之顯得干凈、利索,不拖泥帶水。"在《成長的煩惱》中她配麥琪,這是一個賢妻良母的形象,對生活充滿了熱情,所以配音演員便"將語言處理得輕松、詼諧,吐字靈活,富有彈性,使其在隨意性中透露出幽默感與喜劇色彩。"《瑪麗安娜》中她配哈姆夫人,此人"風騷、輕浮,卻心地善良",于是張歡便"以起伏變化劇烈的節奏,挑逗、輕飄的語調以及在有些句子的尾音加上裝飾的處理,來表現人物的特定個性。"②通過以上例子我們不難發現造型能力的重要性,它就好比彩色顏料,把原本黑白的畫面染上了各種生動的顏色,通過造型使角色變得生動、真實。對于同一角色,由于所處環境和思想感情的前后差異,聲音特點也不一樣,所以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不同造型(即抓住人物的"感情特點");對于不同角色就更不用說了,每個人物性格各異,生活背景往往大相徑庭,如不在造型上加以區分便會給藝術大打折扣(即抓住人物的"性格特點")。
? ??配音云【】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