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配音云
配音網配音資訊:
如今《哪吒之魔童降世》大熱,頗具特色的配音也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四川口音的太乙真人、常常因為結巴鬧笑話的申公豹和“開口跪”的敖丙,都先后被送上了微博熱搜。還有之前《聲臨其境》等配音類綜藝的熱播,讓更多普通受眾也再度關注到了影視配音這個行業。中國的電影配音,還會迎來下一個黃金時代嗎?
一、計劃經濟時代,配音“不計成本”
中國的配音行業崛起、壯大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后,因《大鬧天宮》等動畫作品以及后續的譯制片而為人所熟知。和計劃經濟時代很多文藝作品的創作一樣,經濟收益并不是各制片廠打造動畫和譯制作品的首要目的,因此在配音工作上各廠也常常不計時間和經濟成本。在這樣的背景下,配音工作者有相對充裕的時間打磨作品,而“嚴謹的工作環節”也使得作品質量得以保證。以動畫片為主的國產影片雖然不需要做翻譯、對口型等工作,但也需要經歷相對漫長的創作過程。配音導演陳喆此前在接受采訪時提到,當年上譯廠為時長不足一個半小時的《天書奇譚》配音用了一個月時間。在這樣一個不計成本進行創作的年代里,誕生出了大量經典的配音作品。以《佐羅》為例,配音演員童自榮同時為其中的俠盜和總督大人配音,兩個角色一個剛毅果斷,另一個養尊處優、膽小懦弱,童自榮對這兩個角色進行了區分化處理,當時觀眾就形容他的聲音是王子般的聲音,主演阿蘭·德隆也稱贊童自榮為佐羅增色不少。特殊的時代環境造就了這個特殊的“配音黃金時代”,可也正因如此,這樣的創作模式很難長久維系下去。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環境和觀眾的口味開始發生變化,影視配音行業也不得不進入到了另一個新階段。
二、市場疲軟,配音行業“失語”
上世紀80年代,是譯制片最鼎盛的時代,但與此同時另一種配音影片也在改變著中國觀眾們的消費習慣。據《南方周末》報道,1980年,因拒絕以分賬的方式發行美國影片,1978年到1993年,國內進口的628部影片全部為買斷片。拒絕了好萊塢,也就意味著拒絕了眾多在國際上風靡的主流影片。但隨著觀眾日益增長的需求,這些電影還是以另一種方式——錄像廳、盜版光碟等進入到了國內,成為了80后一代對于好萊塢大片最真切的記憶。盜版音像出版商搭起草臺班子自己為影片配音,配音流程被大大簡化。這種模式下創作出的配音片,質量自然可想而知,很多盜版影像在后期制作時還會破壞影片原本的音響音效,觀影效果與正版相去甚遠。這一時期,除了國產制片廠推出的譯制片外,為數不多質地優良的配影片,更多是來自臺灣地區。比如長期為周星馳配音的臺灣配音演員石班瑜,他的聲音和周星馳的形象在內地觀眾眼中儼然是合二為一的,以至于內地觀眾一度以為周星馳本人的聲音就是國語配音版里呈現的樣子。沒了優質的配音影片,加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外語教育在國內推廣,被各類西方影視文化所沖擊的觀眾開始逐漸習慣看只有中文字幕的原聲影片。到了今天,很多影院在進口片上,甚至不再排播國語版。
三、影視崛起,影視配音野蠻生長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開始,配音行業的冬天一直持續了十余年,一直等到2011年《后宮甄嬛傳》熱播,觀眾才重新注意到影視配音這個行業。在《后宮甄嬛傳》中,憑借著為甄嬛配音的出色表現,配音演員季冠霖熱度大漲,配音演員這個群體再一次被推到臺前。2018年3月《聲臨其境》開播,將配音這個行業的關注度又推上一個新高峰。觀眾通過節目對這個行業有了更多認識。只不過,在以市場、經濟利益為導向的今天,配音行業想要真正復蘇并不容易。首當其沖的就是工期的壓縮。和計劃經濟時代動輒以月計數的作業周期相比,很多項目的配音工期被極大壓縮。就算是《大魚海棠》這樣比較重量級的作品,前期對配音工作也計劃不足。據報道,片方一開始計劃啟用素人進行配音,首版預告釋出后,網友紛紛吐槽配音太普通,片方才又匆忙找到季冠霖、金士杰等人為作品重新配音,因此正式配音時的工期也非常緊張,季冠霖為女主角椿配音只用了兩三天時間,鹿神、赤松子、嫘祖、祝融等配角一共才錄了一個晚上。近年來,不少進口大片在國內上映時都實現了準同步,有的甚至還會提前上映,這就使得后期譯制的時間更為緊張。不少好萊塢影片畫面制作和提交甚至趕不上國內譯制版制作截止時間,想要細細打磨配音更是有了不少限制。如此緊張的工期內,從譯制到配音就沒有過去那么從容,工序也由繁入簡。據林強介紹,如今一部譯制片配音少則兩三天,最長也不超過一周,短的甚至只有一天時間。配音質量不如從前、觀眾對配音版的需求也逐漸下降,種種因素驅使下,現在譯制片早就不是為了將影片準確轉化、傳遞給觀眾,而更像是一種營銷手段,所以明星為進口影片配音也成了常規操作。對于是否該讓明星來配音,行業內也存在不少爭議。明星配音是把雙刃劍,片方越來越重視明星所帶來的流量,往往忽視了配音效果。不少影片的明星配音,原本是想為影片增色,觀眾卻因為不符合預期而并不買賬。
四、配音能否再造黃金時代
電影產業生態發生變化,致使譯制片配音已經很難再成為一門主流生意,以往主要為譯制片、動畫電影服務的配音演員不得不轉向其他配音產品的生產。與上世紀配音行業緊緊圍繞著進口電影、動畫片和少量影視劇服務的不同,近些年國產二次元內容增多,使得市場對配音產品的需求也在激增。影視寒冬對配音行業影響并不算大,除了影視配音,配音演員還有動漫、廣播劇、游戲等多方路徑謀求生存。市場需求的增多,使得新人培養的問題也逐漸被重視了起來,逐漸向規模化發展。雖然目前國內高校還少有開設影視配音專業,但一些配音機構的訓練班擔起了新人培養的任務,不少二次元內容粉絲也有意進入配音行業,行業內涌現了大批新人。 而行業整體的向好,不僅僅改善了配音演員們的生存現狀,甚至反推了制作流程的標準化。近期不斷刷新票房紀錄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經歷了先配音后制作畫面的作業流程,配音演員在配音棚里幾乎沒有畫面參考,配音導演陳浩在影片首映禮上透露,配音演員相當于在棚里“演了二十多天話劇”。而此前暑期檔大熱的《陳情令》也做了一件讓不少配音演員為之振奮的事——兩位主演的配音演員登上了海報,配音演員獲得如此待遇,這在頭部國產劇當中還是第一次。“這簡直是配音演員的春天啊,和影視演員平起平坐。”一位配音演員在朋友圈評價道。
盡管“平起平坐”聽上去過于夸張,現在談另一個“黃金時代”也好像為時尚早,但隨著更多配音人才涌現,市場對配音演員的需求也有所提升,當下影視配音行業的確已是“柳暗花明”。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