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悠悠
?。▌”痉g)
2016年熬過了與愛玩語言梗的編劇們斗智斗勇的大半年后終于迎來了一部厚重的影片:《但丁密碼》。
接到這部影片時的心情首先是激動,這種虛構與現實相結合的解密題材可是我的心頭好!然后是忐忑,因為影片中勢必會涉及到許多國外的歷史文化知識,查詢考證絕對是個花時間的體力活兒。但是作為一名考據*,每每接到這類翻譯都能“被迫”學習到新知識,想想就又有點激動了呢~。
第一個讓我們小猶豫了一下的點,是蘭登教授喜歡用“劍橋”指代“哈佛”。了解蘭登教授人物設定或是看過該系列其它幾部作品的人會知道,本片主人公羅伯特·蘭登的本職工作是在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符號學。而了解哈佛大學的人又會知道,哈佛大學坐落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其實蘭登教授這樣說很合理,因為“劍橋(市)”是一個地名,而“哈佛(大學)”是一個機構。
本片故事的發生地點設定在美國本土之外,人在國外提到自己的歸屬地時,通常只具體到城市,一般不會具體到工作單位。但是對于國內觀眾來說,“劍橋”二字太容易讓人聯想到英國的劍橋大學了。
而且縱觀全片,沒有任何一句臺詞提到蘭登教授在哈佛大學教書這一背景信息,提到“哈佛(大學)”的地方基本都用了“劍橋(市)”進行指代。考慮到肯定會有第一次接觸該系列或是不了解背景信息的觀眾,哪怕也許只是很小的比例,為了避免誤會,我們還是決定將影片中所有用來指代“哈佛”的“劍橋”都直接翻譯為“哈佛”。相信觀眾們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不會在觀看原聲字幕版時發現原聲說“CAMBRIDGE”而字幕寫“哈佛”時跳起來說翻譯錯誤。
第二個讓我們困惱不已的點,是意大利的歷史建筑。作為一個導演和翻譯都沒去過意大利的劇組,面對意大利多如繁星、頂著“每一個字母都認識然而拼在一起就不認識”的意大利語名稱、還喜歡起各種別名的歷史建筑,我們在梳理個中關系時真的是一臉懵逼。
下一場就背對著紅色大圓頂,頭也不回地走進了對面的圣喬萬尼洗禮堂的場景。關鍵是此處制片方還非?!百N心”地在畫面上打上了“圣喬萬尼洗禮堂”幾個大字,糾結這個問題時看著簡直刺眼……這種時候就特別羨慕字幕組,只要在畫面上方加條字幕注釋就行了,什么雙關啊文化梗啊背景信息啊也用不著想破腦袋變著法兒不著痕跡地揉進臺詞里。臣妾也想加注釋??!可是臣妾做不到啊!臣妾還想混口飯吃,不想喝西北風,更不想被請喝茶……
于是三個“臭皮匠”一番掙扎之后,在主人公的臺詞“圣母百花大教堂”后面加了兩個字——“那兒”,算是強行在文字邏輯上把洗禮堂劃進了圣母百花大教堂的范疇里……諸如此類的還有VASARI CORRIDOR和PENTO VECCHIO和PALAZZO VECCHIO三者從建筑結構上到底是如何相通的,君士坦丁堡駟馬銅像的頭到底是砍下來之后再焊上去的還是本來就可拆卸的……等等等等。
還有一點是近年來在好萊塢電影中出現得越來越多的情況:同一部電影中出現除英語之外的多種其它外語。這給我們的配音工作帶來了藝術創作上的困難。
上面提到的這些問題不過是進口片譯制過程中的九牛一毛??傊且粋€“痛并快樂著”的過程?!兜∶艽a》劇本翻譯:張悠悠:http://www.eastonlondon.com(配音云配音)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