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選秀,不PK,《圍爐音樂會》更多地關注情懷與經典音樂,回歸音樂最初的屬性,以純粹的音樂溫暖人心,實現了大眾口碑與收視率的雙贏。
圍爐而坐,夜話天籟;
52位歌者,104位好友,52場演唱會;
沒有作秀,沒有競技的電視音樂秀。只有黎明陪你聊聊天,說說過去的時光,看看現在的自己。
由四川衛視原創的大型音樂故事秀節目《圍爐音樂會》自2016年12月22日播出以來,在業內外都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與好評。
縱觀2016年的音樂類節目,多為以刺激腎上腺激素奪人眼球的競技類節目形式,想要認真聽完一場好音樂,可遇而不可求。“大魚大肉”固然美味,但是面對千篇一律的綜藝類同質化節目,觀眾也逐漸審美疲勞,在文化快速發展的今天,觀眾更渴望看到直擊人心的全新題材,而一碟主打文化和情懷的“清粥小菜”似乎正合心意。
在泛娛樂化的大氛圍下,四川衛視原創的《圍爐音樂會》猶如一股綜藝界的“清流”。本著“尊重音樂、尊重音樂人、尊重觀眾”的原則,節目通過邀請華語樂壇殿堂級歌手來《圍爐音樂會》舉辦歌手心目中的演唱會,實現了與現場觀眾近距離分享華語好音樂,帶領全國電視觀眾,重溫經典曲目,開啟溫暖回憶的目的。這檔節目的純粹音樂之心,得到了人民日報發文大力點贊:“用音樂帶來溫暖與回憶”的鼓勵。
堅持原創,內容形式新穎、整體氛圍讓歌手與嘉賓都倍感溫馨。當下音樂類節目多順應泛娛樂化熱潮,在節目中加入大量的娛樂元素,使歌手的演唱多少帶上了“秀”的成分。《圍爐音樂會》則摒棄了這樣的方式,原創突奇,逆流而上,力圖讓音樂回歸最“真”的狀態,節目每期都會邀請一位實力歌手來到《圍爐音樂會》,再由歌手本人邀請自己的圈中好友幫忙,親自籌備并最終舉辦一場自己的live演唱會,歌手在音樂會上可唱原創、玩改編、演繹反風格的歌,與自己的好友盡情的玩轉音樂。這種歌手自籌演唱會的外景紀實秀加現場live圍爐音樂會的創新模式,保留真實讓節目變得與眾不同,也深受觀眾的喜愛。
在這檔節目設置的“遺珠之憾”環節,歌手能夠選取自己的任何一首甚至是冷門歌曲與觀眾近距離分享,講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彌補即使是作為家喻戶曉的歌手也曾不可避免的音樂遺憾,這對歌手來說是莫大的尊重,而對粉絲來說也是近距離了解偶像另一面真實的機會,在《圍爐音樂會》的舞臺打造出了獨屬于愛音樂人的舞臺。節目中“重返十八歲”環節,通過全息投影及沙畫等呈現方式,令歌手實現了與過去“十八歲”自己的對話。通過“新”技術,營造出的濃濃“舊”氛圍,節目將每一位觀眾都拉回了那一個記憶深處的年代,那個時代的歌曲,印記著那一代人最真的喜怒哀樂,與精神面貌。
在第二期節目費玉清專場的“重返十八歲”環節,小哥與觀眾分享了年輕時就熱愛音樂的自己,即使有樂壇常青樹之稱的小哥,與大屏幕中十八歲的自己“相遇”時,也不禁有些許感慨。這一幕也讓現場觀眾百感交集,甚至有人落下淚來,感嘆小哥多年在音樂上的陪伴實屬不易。《圍爐音樂會》通過這樣的方式打造出穿越時空的感覺,讓歌手回到年輕時與過去的自己對話,流露出最真實的感情。在時間面前很多東西都會改變,但音樂帶給人的溫暖是不變的,歌手演唱當年的成名金曲或是特別的歌曲,對觀眾來說,也特別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深度合作格萊美,與世界分享華語好音樂。《圍爐音樂會》還與第59屆格萊美達成深度合作,圍爐歌手白舉綱、寧桓宇、于恬、張陽陽四人,與圍爐邀約人吉杰一起前往美國洛杉磯,觀禮了此屆格萊美頒獎、并受邀參觀格萊美大師級Music Studios、格萊美博物館等,開啟了一趟華麗的格萊美音樂之旅,并會將這一趟音樂之行分享給國內的觀眾。
與格萊美的合作對《圍爐音樂會》來說算是邁出的有力一步。通過與世界最高音樂榮譽獎項的合作,《圍爐音樂會》歌手不僅獲得了登上國際舞臺的機會,更具意義的是其可以幫助這檔節目和節目中的音樂走得更遠。“未來我們還計劃挑選節目中的部分經典改編歌曲,拿到格萊美等國際音樂排行榜,讓世界聽到更多優秀的華語音樂。”節目組如此期許。
《圍爐音樂會》以“黑馬”之勢突圍,有望打造IP品牌。自《圍爐音樂會》開播以來,這檔節目就迅速受到全國觀眾的關注和喜愛,已經有不少華語樂壇殿堂級歌手,如黎明、費玉清、張宇、辛曉琪、陳明、黃大煒、品冠、魏晨、金海心等人參與其中,并且帶著自己的朋友邊吃火鍋邊策劃了自己的音樂會。
在沒有邀請流量小生小花加盟的情況下,《圍爐音樂會》憑借實力突破了綜藝市場的新方向,這檔節目的成功值得借鑒。《圍爐音樂會》的收視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節目微話題熱議指數自開播后迅速攀升至上億,多次沖入新浪微話題電視綜藝節目排行榜第一名,成為近期網絡輿論熱點。節目創新推出的H5“誰動了你的播放器”及朋友圈廣告“不一樣的四川衛視”受到網友的喜愛,網友好評如潮,觀眾對節目的情懷及分享華語好音樂的立意等進行討論,并對中國原創節目表達了強烈的認同感。
音樂類節目一直是綜藝市場的必爭之地,當下,拼模式、拼大制作的年代已經過去,“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成為電視節目自主創新的新思路,而制作具有文化特色、民生服務類、走心內容的高品質節目或許正獨具優勢。
節目組表示,《圍爐音樂會》這股綜藝界的“清流”,有望成為一匹綜藝界的黑馬。“音樂節目想要獲得持續性的影響力,深度參與音樂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挖掘其產業價值顯得尤為重要。目前的競技類音樂節目中,除了幾檔影響力較大的節目,很少有真正走上品牌化道路的。我們想將《圍爐音樂會》做成IP品牌,讓它成為代表四川音樂產業的一個龍頭產品。”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