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溫暖的陽光,徐徐的和風,在美麗的祿勸縣城南邊,在玉帶般的掌鳩河畔,在碧綠的群山環抱中,在詩畫般的風景里,一陣陣、一聲聲整齊悅耳的誦讀聲……咦!這是哪里呢?這就是祿勸民族小學,伴隨著這朗朗的讀書聲,新的一天開始啦!
祿勸民族小學是一所高標準、高起點、高質量的標準化小學,學校于2009年1月動工,僅用8個月就于同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是我縣42所標準化學校建設的代表和典范。學校建設總投資3800萬元,校園占地面積70畝,校舍建筑面積10500平方米,綠化率達51%。學校總體規劃分為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三部分,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建筑風格充分體現了地方民族特色與現代文明建筑為一體。設有54個普通教室,9個功能教室,6個架空體育室,1個報告廳,1個圖書館,一個學生食堂,6塊籃球場,全縣唯一的一塊200米塑膠跑道和足球場。學校辦學規模為54個教學班,可容納學生2700名。目前有44個教學班,有學生2400名。在校學生中有17種少數民族,民族生占學生總數的30%,各民族進城務工子女占60%。
辦學以來,祿勸民族小學以“高起點,高質量,重素質,創特色,打造亮點,爭創一流”的辦學目標,沿著“以人為本,依法治校;科學發展,質量立校;發展特長,特色強校;創綠和諧,環境美校;師生雙贏,創辦名校”的辦學思路,以“千教萬教教人求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為校訓,全面開設國家規定的各種課程,并融入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以德育為先導,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規范學生良好行為習慣,以人為本,開展三生教育,推進素質教育,發展學生特長,讓學生在民族小學這一“樂園”里健康成長。堅持不斷創新,打造亮點,力求特色,增強生命力,打造品牌學校,走出了一條創新、和諧、跨越式發展的特色之路。
師 資 團 隊
民族小學教職工編制128人,現有教職工110人,其中中職教師80人,初職教師30人;專科及以上學歷達100%。學校本著培養名師,提高質量為目的,搭建名師團隊建設平臺,通過各種培訓渠道,采取各種舉措為教師拓展廣闊的教科研空間,提高了教師教書育人的水平,形成一個高效、務實、具有創新精神的領導集體和一支團結和諧、奮發向上、盡職盡責、無私奉獻的名師團隊。目前,學校共有省級優秀教師1人、昆明市“十杰園丁”1人,昆明市百優教師1人,省級骨干教師2人,市級骨干教師16人,縣級骨干教師31人,獲國家級課賽二等獎3人,省級課賽一等獎2人、二等獎4人,市級課賽一等獎12人、二等獎28人,有一人獲市級心理健康課賽二等獎,我校被命名為全縣小學教師培訓基地。
素 質 教 育
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認真落實“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與活力;把創新還給師生,讓校園充滿智慧與生機”的新基礎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學生受教育的思維能力、興趣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及責任能力,使學生特長、能力在學校得到全面發展。學校開設了合唱、民樂、書畫、舞蹈籃球等17個特長班。每年舉辦一屆小學生藝術節和冬運會,組織學生參加國家、省、市組織的書畫、攝影武術等大賽。通過活動,使學生獲得許多在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個性特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我校學生在參加的各級各類比賽中,16人獲得國家級金獎、17名獲銀獎、36名獲銅獎, 133名獲省級金獎、256名獲銀獎、274名獲銅獎,185人獲市級一等獎、376人獲二等獎、400多人次獲三等獎;集體獲市級二等獎五次、縣級一等獎六次。有省級優秀學生干部、市級優秀少先隊員各六名,縣級三好學生24人,縣級“十佳美德少年”五名。
教 學 研 究
祿勸民族小學110位教師都是從全縣范圍內擇優選聘出來的優秀教師,我們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和全縣小學教師培訓基地這一平臺,通過校本培訓、校本科研、培養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鼓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教師相互聽“公開課、推門課、觀摩課”等活動,著力打造我校的名師團隊。通過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實踐、教師繼續教育、學歷提高培訓等措施,全面提高教師的政治、業務素質。2010年11月成功舉辦了昆明市六縣區教研協作研討活動,獲得了優秀組織獎。
學 校 文 化
學校文化建設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的深厚底蘊的積淀入手,并融入了民族文化精髓的傳承。優美的校園布局和綠化,以廣場為文化中心,文化長廊、宣傳欄、榮譽墻、校園石刻、雕塑、讀書亭、教學樓大廳、廊道樓道陳列的師生作品、名人書畫、教育深刻的警示語、建筑物的命名、《弟子規》學教陣地、傳承民族文化教育的圖騰和壁畫、具有民族特色的大課間活動等,處處都包含著激勵人、啟迪人、發展人、陶冶人的豐富內涵和濃厚的人文氣息。一所環境優美、師生和諧、文化底蘊深厚的學校,是各民族少年兒童快樂成長、放飛夢想的樂園。每天重溫一遍“弟子規”、堅持唱“三歌”(國歌、隊歌、校歌)、自編自創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又具現代藝術的大課間、開設“校園之聲”廣播站,就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一大亮點。
安 全 管 理
學校高度重視安全工作,把保安全,求穩定,謀發展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通過建立健全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制定各類預防應急預案,強化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通過學校與教師、學校與家長,班主任與學生,層層簽訂責任書,強化了責任意識,一級抓一級,全面落實,全員參與,把安全教育上升到以人為本,學校穩定,和諧發展的高度來抓;每天堅持接送學生到“兩檢”“兩報”,教師輪流負責維護放學期間學校周邊的交通秩序;經常性地開展了節水抗旱、安全用電、“防艾禁毒”教育、地震消防逃生演練等。學校高度重視食品安全衛生和營養配餐,保證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建校以來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
學 生 食 堂
我校開辦了一個管理規范、設備先進齊全、服務細致周到、營養配餐的學生食堂。老師們堅持每天帶班打飯、陪同學生就餐,午休時間全程管理學生。雖然沒有享受國家補貼,但仍有2100多名學生自愿在食堂就餐。學校食堂的創辦,為1800多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和干部職工子女提供了安全、衛生、健康的餐飲服務,給學生提供了便利,為家長分憂解難,贏得了學生、家長、領導和社會的高度贊譽,有力地推動學校整體工作的發展,真正發揮出祿勸教育扶貧的巨大作用。
輝 煌 成 就
辦學兩年來,教育教學質量連續兩年名列全縣第一,先后獲得昆明市園林單位、昆明市文明單位、昆明市文明學校、昆明市家長示范學校、昆明市科技創新實驗學校、昆明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昆明市“綠色學校”、 昆明市教育系統創先爭優先進基層*組織、祿勸縣教育教學管理先進集體、祿勸縣平安建設先進單位、云南省學藝大賽優秀組織獎等20塊獎狀、獎牌。云南經濟日報、云南信息港、昆明日報、昆明電視臺、春城晚報、祿勸電視臺多次對我校的辦學情況和成果進行采訪報道。學校還多次作為我縣亮點單位迎接省市各類工作檢查考核驗收,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紀恒,省委副書記仇和、副省長高峰、市長張祖林等省市領導先后到我校視察,給予高度評價。
??? 有創新才有特色,特色促進教育發展。展望前程,信心百倍,在上級*委**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我們將以辦大教育的決心,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深入發展素質教育,完善師生評價體系,重點抓好學生德育工作,繼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各項工作全面、健康、快速發展,結合縣情校情,不斷創新辦學特色,把民族小學建設成為我縣各民族兒童理想的起點、成長的搖籃,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