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的真諦在于不斷地運動,有運動就會有節奏。大千世界里充滿著節奏,自然界四季的更替輪回,大海的潮起湖落,月亮的贏缺圓虧,人類社會的進化推演,乃至我們心臟的跳動起伏、肺部的吐納呼吸……節奏是隨著客觀世界的運動而產生的,物質運動呈一定規律的變化就構成了節奏。
??? 人類對于自然界存在的節奏的回應一方面是可以感應節奏,另一方面人可以運用節奏從事創作活動。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說:“節奏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也是生理和心理的統一。它是內心生活(思想和情趣)的傳達媒介。藝術家把應表現的思想和情趣表現在音調和節奏里,聽眾就從這音調節奏中體驗或感染到那種思想
和情趣,從而引起同情共鳴。“有聲語言活動中也存在節奏,那些由主體思想感情的波瀾起伏所造成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聲音形式的有規律的運動,就形成了語言表達的節奏。語言的節奏來自主體內心思想感情運動的節奏,它存在于人們的語言交流活動中,也存在于文字作品中(如廣播電視節目播出稿件),后者轉化為有聲語言時則以語流的運動節奏來體現思想感情的運動節奏。語言節奏并非只是語流速度的變化,還有語言力度和亮度的變化;語言節奏是以相似的基本語氣色彩、相似的話勢轉換形式表現出聲音形式規律性的運動,形成語篇或語段整體的鮮明的主導節奏,被人感知和接受。
??? 節奏是以思想感情運動為依據的聲音運動形式。節奏不是人為地、主觀地安上去的,它的產生是有內心依據的,由內心節奏帶動有聲語言的節奏。也就是說,播音員主持人必須有動于衷、有感而發,語言的節奏必須以稿件所引發的、或現場事件或人所引發的思想感情波瀾起伏的變化為動因。
??? 節奏的外部形式表現為有聲語言流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內心情感附著在語言流上的聲音高低、強弱、快慢、斷連等方面的變化,是體現節奏的基本要素。
??? 節奏的核心是具有一定特點的聲音形式的回環往復。所謂。回環往復”即在重點語句、重點層次和重點段落當中,內心情感的色彩和力度有規律地反復出現,構成回環往復的節奏特征。全篇作品的相似語氣、相似語勢和相似轉換,就構成了一篇稿件的主導節奏,其他語氣、語勢、轉換,或與之相輔相成,或與之相反相成,是輔助節奏,輔助節奏映襯、服務于主導節奏。
??? 例:
??? 應美國肯特州立大學邀請,我們光明日報代表團一行4人于4月25日踏上了美利堅的國土,一路上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用英國人的話說,我們在最美麗的季節前來訪問。
??? 5月9日,最后一站,紐約,烏云密布,天上飄著蒙蒙細雨。電話那邊傳來一聲霹震:許杏虎夫婦全部遇難!握著冰涼的話筒,我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
??? 這篇文章屬凝重節奏型,這個回憶的片段中的第2段是文章的主色彩,也是主導節奏的典型表現。而第1段是一種反色彩的對比,是—種比較輕快的輔助節奏,表達時并作反差越大越好,要從總體的基調出發,掌握住語氣節秦變化的適度分寸。
??? 節奏和語氣是播音員主持人有聲語言創作的兩種表達技巧,都強調以思想感情的運動為內心依據,都以聲音的高低、強弱、快慢、斷連方面的變化為外在表現形式。兩者的區別是,語氣是指“這一句”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節奏是指“這一篇”的思想感情運動狀態的外部呈現。語氣以語句為存在單位,節奏以全篇為存在單位,必須有多個相似語氣的回環往復才能形成節奏,可以說語氣和節奏是局部和整體的關系。
?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