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衛視傾力打造的原創聲音魅力競演秀《聲臨其境》節目第二季,自1月25日開播至今,節目進程已經近半,2月28日,群星集結的精彩半決賽錄制,倪萍、劉敏濤、劉奕君、秦昊等悉數登場。除此之外,《聲臨其境》總導演徐晴也在現場亮相,并在采訪中傳遞做節目的初心,并透露:“第三季會考慮一下歌手這塊的嘉賓人選。”
■記者 袁欣 實習生 鄭晨紅 程琳琳
小眾題材破圈但續集難寫?
去年,《聲臨其境》第一季作為一檔純原創的小眾垂直題材節目,在不被人看好的情況之下,成為了原創口碑爆款。總導演徐晴認為,小眾題材并不代表著受眾只會在固定圈層——“真正好的東西,我覺得應該是超越圈層的。”配音題材,比起演技或者音樂類,切口更小更偏基本功。小切口,卻一樣能體現演員的能力,讓一些寶藏藝人的實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得到應有的尊重,這是《聲臨其境》一直以來的追求。
“續集難寫”似乎是很多原創綜藝做到第二代時要面臨的共同難題。對此,總導演徐晴表示,《聲臨其境》不是工業化的產物,從大環節到小細節,每一個點都是節目組不斷探索細化的。節目走到第二季,請來了王剛、張國立、張鐵林“鐵三角”擔當聲音指導,也請來了更多跨界的聲音大咖……這些變化,都是為了在堅持節目內核的同時,做到讓觀眾有新鮮感。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并非易事,但《聲臨其境》愿意去做。
不懼爭議請流量藝人?
《聲臨其境》第二季開播后,一直爭議不斷。總導演徐晴卻認為:“對節目有話題有爭議不是一個壞事”。節目引發爭議,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節目已經破圈層,引發更多人的關注。看的人越多,不同的聲音也就越多。對此徐晴還打了個比方,“我不是人民幣,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喜歡”。她覺得,存在即合理,只要節目一直秉持初心,從價值取向到趣味性都是正向的,主流的聲音是認可的,就已經足夠了。
在眾多的爭議之中,節目邀請“流量藝人”擔當嘉賓,是最為激烈的。比起第一季,《聲臨其境》第二季邀請了更多的像迪麗熱巴、李沁這樣的年輕演員。當被問及第二季選擇嘉賓的標準,徐晴總導演表示有“不變”和“變”兩個標準。“變”的是節目更多地邀請一些像蔡明、朱時茂這樣因小品被大家熟知的跨界藝人;不變的是,“實力派”是永遠的標準。從第一季的王源,到第二季的迪麗熱巴,不論是小品演員還是歌手,年齡和職業永遠不是遮擋實力的理由。
徐導還透露:“接下來第三季,我們也可以考慮一下歌手這塊的嘉賓人選,他們本來是做演員,也做歌手跨界的,只要他有實力,我們也可以去發掘和放大他們身上演技這塊的特質。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