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看電視看電影,看完后都有所感悟的,大家又是否知道 譯制片配音的發展歷程是怎么樣的呢?其實譯制片配音的發展也可以說是歷史悠久了,下面就由配音云小編給大家譯制片配音的發展歷程吧,大家也趕快來學習學習吧。
譯制片配音的發展歷程
譯制影片或電視劇時,用某種語言配音代替原片或原劇上的配音。攝制影片或電視劇時,演員的話音和歌聲用別人的代替,也叫配音。
最早開創我國電影譯制事業的是峨眉電影制片廠,其前身是“東北電影制片廠”。港臺也是譯制片國語配音的重鎮,特別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影視的黃金期,隨著大量港片和TVB的電視劇進入內地,也讓觀眾看到了與內地完全不同的一種聲音藝術。
1949年,上海電影制片廠成立,11月設置了譯制片組,專門把外國電影譯配成普通話。
1957年4月,譯制片組脫離上海電影制片廠,成為上海電影譯制片廠。譯制片從此成為一代人心中永恒的回憶。《簡愛》、《佐羅》、《茜茜公主》、《 虎口脫險》等一部部外國電影在大部分中國人心里留下的經典印象,和那些幕后的配音是密不可分的。
邱岳峰、畢克、喬榛、童自榮、丁建華、李梓和劉廣寧等,成為一代人耳熟能詳的聲音塑造者,他們是外國電影和外國文化在中國的優秀傳播者。如果說長春電影譯制片廠的輝煌源自努力的開拓,那么上海電影譯制片廠的輝煌就是源于那一些真正是為配音而生的人。
五葉草整理自網絡 ? 業務QQ:327468121 ?電話:400-656-8026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