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功力,正如張頌教授所說:“就是語言的功底和能力”。一個人的語言功力是在一定的生理素質相心理素質的基礎上,經過教育、培養,特別是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吸取他人的智慧并總結積累自己的經驗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 我們對“語言功力”這一概念的范疇做進一步的邏輯分析,它可以包含三層含義,一是語言心理與表達層面,主要是制約語言功力的心理素質:“理解力、觀察力、感受力、反應力、表現力、感染力、調檢力”,以及語言的記憶力、想象力,其中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是對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二是語言效果層面,指語言運用的功夫、造詣,主要表現為運用語言時的駕馭水平及客觀的反映和評價,如語言本體
方面語詞、語法的運用水平,語言內容方面的思想水準與文化含量,語言形式方面的文學性、美學意義等;三是語言類型層面,指體現語言功力的范疇類型,如語種范疇(母語、外語;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語言形式范疇〔口頭語言、書面語言、計算機語言等),還有語體范疇、文體范疇、風格范疇,等等。這3個層面是從不同角度切入的,實際上互有交叉,比如在語言類型層面,同樣可以對其有語言心理層面或語言效果層面的標準和評價。
??? 具體到主持人的語言功力,當然也跑不出以上3個層面,不過從主持人工作實踐看,從對主持人語言能力的要求來看,從當前主持人語言水平來看,急需明確和突出的是語言類型層面中的“語言形式范疇”,即強調節目主持人語言功力的存在形式及其相應的水平。從語言功力的‘形式范疇”看,主持人語言功力是由寫作能力、有聲語言表達能力、及即興口語能力構成的符合主持人工作要求的語言基本功和造詣。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即興口語也是有聲語言,但是結合主持人的工作實際,即興口語突出強調的是在沒有現成稿件、沒有預先準備的情況下,主持人把所要表達的思想意圖組織成話語序列的能力,也稱語言表述能力,區別于有現成文本的、聲情并茂的語言表達能力。當前,有的主持人只是單打一地突出其中一個方面,也許寫作能力不錯,但表達起來平淡無味,缺乏交流感;有的有聲語言的表達生動感人,可是在沒有稿件依托時組織語言的能力弱,說不成句或說不到位。主持人的語言能力如若“瘸腿”,在節目形態日益豐富,互動、直播大大增加的情況下、難免捉襟見肘。主持人工作決定了這3個方面語言能力必須全面強調,并力求平衡發展。我們從主持人語言功力的存在形式層面入手,而后進一步分析不同形式所強調的語言素養及能力,從而使語言功力的提高具有可操作性,最終才能達到效果層面的語言駕馭能力要求。
?
?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