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專題配音《鐵水聯運 引領低碳運輸經濟革命》專題配音文案
配音云
配音為您推薦一篇企業專題片配音文案
連云港,因海而生、因港得名,鐵路是她奔騰不息的血脈。連云港伴隨著隴海鐵路尋找最便捷出??诙Q生。1992年,新亞歐大陸橋首列集裝箱過境運輸班列開通,作為全國唯一按國別裝車組織班列運營的港口——連云港港19年來承擔了近一半的過境運輸量。
2011年,連云港港完成集裝箱鐵水聯運量30.4萬標箱、增幅34 %,其中過境運輸10.6萬標箱、增幅31%,雙雙領先沿海港口,成為我國沿海“國際、國內集裝箱鐵水聯運第一承運港”。決策就是選擇,選擇就是取舍。港口為配合鐵路開展直通運轉,2007年以來,在老碼頭改造困難重重、港口資金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制定了不受資金限制、服從直通需要出發的方針,幾經多方籌資5億元用于改造,在生產組織過程中把裝卸車永遠放在第一位。作為鐵道部第一家路企直通試點單位,連云港港創造性地開展路港聯合辦公,成立大客戶服務中心,開設“一站式”服務,優化業務流程,贏得了廣大中外客戶的青睞。4年來,港口鐵路疏運能力從2300萬噸提升至4000萬噸以上;在上海路局的大力支持下,港區日均裝車從800多車增加到2000車以上;2012年3月10日更是創造了2320車的歷史新紀錄。
為進一步促進沿橋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保障大陸橋運輸的暢通,國家有關部委出臺過境運輸管理辦法,鐵道部和哈鐵、俄鐵定期協商解決過境運輸問題。海關總署積極推動新亞歐大陸橋沿線海關簡化轉關手續,加快轉關速度。國檢總局積極推動河南、山西、陜西、青海、新疆等9個直屬檢驗檢疫局簽署《陸橋檢驗檢疫合作機制備忘錄》。連云港港是全國沿海港口中唯一具備國家層面集裝箱鐵水聯運運行保障機制的港口。
全國33個集裝箱辦理站之一的連云港港,十一五累計投入航道、鐵路、場站等基礎設施建設超過300億元;開辟日本、韓國、東南亞、美洲等航線40余條,月航班突破300班次;在侯馬、洛陽、西安、西寧、鄭州等地建立集裝箱物流場站;開通至鄭州、西安、成都、阿拉山口、陶家寨、西寧、銀川、侯馬、無錫等國內班列和至阿拉木圖、莫斯科2條國際班列,新增連云港至阿拉木圖、喀什、霍爾果斯3條過境集裝箱通道。其中連云港至阿拉山口班列被鐵道部定為“精品班列”和“示范班列”。2011年,連云港成立全國第四家、江蘇首家電子口岸分中心,在口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基礎上,研發完成了鐵水聯運信息系統,不僅在鐵路與港口之間實現數據共享,還同時連接了口岸單位、船貨代理、航運企業等物流鏈各方,改變了傳統的信息交互方式和流程,從“多對多”轉變為“多對一”,信息傳遞效率大為提高。
近年來,中央、國家部委、省市*委**高度重視連云港的戰略地位,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支持連云港發展;交通運輸部、鐵道部關心連云港集裝箱鐵水聯運業務,多次到港口視察指導工作;江蘇省領導多次率隊到中西部推介港口;市委市**在財政、稅收、項目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2011年5月,交通運輸部、鐵道部共同簽署《推進鐵水聯運發展合作協議》;2011年10月,全國集裝箱鐵水聯運現場會在連召開,兩部確定連云港為首批集裝箱鐵水聯運示范港。連云港鐵水聯運由此迎來了發展黃金期。未來幾年,連云港港將充分發揮鐵水聯運樞紐作用,以示范通道項目為載體,在基礎設施建設、班列開行、運營模式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
作為中國東部沿海中部最大的集裝箱鐵水聯運承運港,連云港港正以它空間跨度最長、運量最大、影響最廣的優勢,構建鐵水聯運國際國內運輸通道。在新一輪的大建設、大開發、大發展熱潮中,連云港必將在促進東中西協調發展,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的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配音 ? ?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