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專題片配音內蒙古寧城縣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紀實解說配音文案
配音云
配音為您推薦一篇企業專題配音文案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對農業戰略地位的進一步強調,作為內蒙古自治區農業大縣的寧城縣,以一種昂揚奮進的姿態,在遼闊的塞外北疆譜寫出了“產業富民”的新篇章。
?
寧城大農業 富民新樂章
----內蒙古寧城縣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紀實
?
“雞鳴聞三省,馬嘯驚冀遼”,指的是寧城縣地處三省區交界的地理位置,“十年九旱春少雨,五山四丘一分川”,說的是寧城縣的氣候和地貌特征。全縣61萬人口中,農業人口占到了85%。4317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僅有耕地152萬畝。這樣的基本縣情,決定了寧城必須重視農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并以此來改變農村經濟現狀。而寧城人民也無愧于自己腳下這片廣袤的土地,用智慧和汗水唱響了一曲現代農業的大地歡歌----
?
基礎設施“穩農”篇
?
為了穩定和提高糧食產量,“十一五”以來,寧城縣大力推進中低產田改造8.3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2.9萬畝;實施打虎石水庫庫區及移民區坡改梯工程治理梯田3.3萬畝;改善灌溉面積3.5萬畝;推廣玉米膜下滴灌高效節水灌溉工程 22萬畝,先后完成7座水庫的除險加固建設工程,萬畝以上灌區6處,配套機電井5300眼,治河346.5公里,水土保持治理面積達到281.2萬畝,建設人畜飲水工程342處,解決了22.2萬人,16萬頭只牲畜的飲水安全問題。
農業的現代化離不開農業生產機械化。經過多年努力,寧城縣已形成較為完備的農機推廣服務體系,目前全縣農機總動力已達45.8千瓦,農機固定資產達4.7億元,各種配套農機具13271多臺,年農機耕播收作業面達250萬畝,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了59.1%。正在建設中的農機產業園區,巨昌、天助、長明等農機公司年產農用機械10萬臺,這將為夯實寧城現代農業基礎拓開一條更為廣闊的發展之路。
?
生態保護“立農”篇
?
近年來,寧城縣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和退耕還林工程的契機,傾心打造“秀美山川”,不斷加快造林綠化步伐,森林覆蓋率以每年0.6%的速度遞增,目前全縣林地面積已達到390.8萬畝,森林覆蓋率上升到47%,全縣初步形成了多林種、多樹種、帶網片、草灌喬相結合的防護林體系,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現在全縣87.9%的農田受到林網庇護,水的年蒸發量由上世紀的2003毫米,下降到現在的1533毫米,6級以上大風日數由上世紀的66.3天,下降到現在的7.1天,有力地推進了農業生產。寧城因此相繼獲得了“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全國經濟林建設示范縣”、“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進典型縣”、“全國退耕還林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
產業發展“興農”篇
?
從1997年縣委、縣**做出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的決定至今,寧城縣的設施農業已經走過了十五個年頭,現已日臻成熟并領軍全區,進入國家200個蔬菜基地縣行列。到2011年末,全縣設施農業已達到20.5萬畝,年產蔬菜96萬噸,實現產值16億元;涌現出30多個設施農業專業村,兩個萬畝以上園區和兩個5000畝以上園區,建設了兩個大型蔬菜批發市場。一肯中辣椒、大雙廟黃瓜、汐子韭菜、黑里河食用菌等蔬菜品種,已走進了北京新發地農產品市場、家樂福超市,擺上了首都人的餐桌,成為了寧城設施農業的對外知名品牌。
在國家惠農政策引導下,寧城的肉牛、奶牛、生豬和肉鴨產業蓬勃發展。到2011年末,全縣牧業年度家畜存欄116.8萬頭(只),禽類養殖3550萬只,年出欄肉鴨2450萬只、肉雞500萬只。今年,隨著廣東溫氏集團的簽約,寧城將成為全國重要的商品豬生產基地。另一個促進農民增收的新亮點,是快速推進的林果業。現在,以寧豐蘋果、南果梨為主的經濟林、速生豐產林和工業原料林建設如火如荼。目前,全縣果樹經濟林面積已達7.4萬畝,成為了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
?
幾分耕耘,幾分收獲。去年,寧城縣糧食總產達到13.5億斤,創歷史最高紀錄,成為全國重點產糧大縣。培育出國家級、自治區級和市級的農牧業重點龍頭企業達16家,農牧業產業化鏈條不斷延伸。如今,“塞外茅臺”寧城老窖香飄四海,譽滿神州;“塞飛亞”草原鴨叫響華夏,行銷海外;東方萬旗的肉牛產品進軍全國……,遼中京化工、騰達、哈河源、綠禾等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日益發展壯大。現在,全縣年銷售收入百萬元以上的農畜產品加工企業達到84家,各類農民合作組織發展到228家,參與產業化經營的農戶達到10.6萬戶,占農村總戶數的76%,農牧業產業化已經成為推動寧城縣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拉動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2011年,全縣實現農業增加值25.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5864元,成為了改革開放30年來增長最快的時期。
杜宇一聲破春曉,中京大地巨龍吟。正是寧城人上下同心的團隊精神,苦干實干的奮斗精神,成就了寧城大地今天的巨變。“十二五”時期,“十二五”時期,寧城縣將以建設國家級生態縣、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農業高效節水示范縣和自治區級設施畜牧業重點縣、特色優質林果基地為目標,強力推進“1171工程”,努力把現代農業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和檔次。我們相信,在完成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華麗轉身后,寧城農業---一定會乘著深化改革的春風,登上更加壯美、更加遼闊的歷史高地!
配音 ? ?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