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一方溫婉靈動的江南水鄉。
昆山,一片孕育奇跡的奮進熱土。
在這里,萬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的進出口總額;創業、創新、創優的三創精神,鑄就了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的輝煌。敢于爭第一、勇于創唯一的新昆山精神,正引領著昆山人向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闊步邁進。昆山,擁有()余萬戶籍人口,()萬外來人口。快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海納百川的社會結構,對昆山的社會管理、社會治安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和挑戰。
與全國許多地區一樣,案多人少是昆山政法機關面臨的大問題。沒有一味增加人力,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昆山人首先想到變革辦案機制,提高人力資源利用率。昆山檢察院創立的檢察工作集約化科學管理昆山模式,就是一個成功范本。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與時俱進的昆山政法人,結合基層司法實踐,在全國首創政法部門信息共享平臺,將集約化科學工作模式推向更深層次。
建立司法信息公開和共享機制是司法改革的內容之一。早在2006年,中央政法委就提出推進執法信息化建設,實現政法部門之間互聯互通。網絡化成為昆山檢察院提升辦案效率的增長點。利用辦案軟件平臺,昆山檢察院從2007年起就探索實行網上受案、網上分案、網上閱卷和網上審批。昆山公安局和法院也建立起各自的信息辦案系統,內部大幅提速;但各部門之間的網絡在物理上完全隔離,公檢法司實際上是四座“信息孤島”。
如何向真正的信息化要效率?那就是建立昆山市政法部門信息共享平臺,通過安全的硬件支撐平臺和高效的數據交換及業務處理軟件,在政法部門之間建立一個與原有內部網絡相對獨立的訴訟數據信息共享平臺,從而達成訴訟案件信息在政法部門之間流轉、共享,自動與政法部門原有訴訟業務系統進行數據采集或交換。
經過反復論證,2010年初,昆山市檢察院正式提出建立“政法信息共享平臺”的設想,立即得到昆山、蘇州兩級政法委全力支持。昆山市委領導親自參與平臺建設協調工作。昆山檢察院牽頭,各部門通力協作,業務、技術人員全程參與。多角度調研分析,高起點方案規劃,全方位設計論證,高水平建設實施,高透明運作落實。2010年11月20日,昆山市政法信息共享平臺正式上線運行。昆山人以其特有的昆山效率,交出了一份符合實際的平臺解決方案,政法信息共享平臺,是推進政法工作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開創性舉措,是“服務率先,同步率先”的助推器。
配音 ? ?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