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山龍山湖國家森林公園—解說詞
配音云
配音為您推薦一篇解說詞
擬建的吉林龍山湖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渾江區南部,鴨綠江中游右岸,與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隔江相望,是白山市林業局三道溝林場經營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26°23'34''至126°34'22'',北緯41°30'25''至41°40'11''。森林公園規劃面積為10800公頃,公園森林覆蓋率92.3%。 2012年10月經吉林省林業廳批準,設立吉林龍山湖省級森林公園。?
這里山清水秀,歷史文化厚重,中朝邊境特色明顯。森林公園主要是以紅松為代表的針闊混交林森林生態景觀和以龍山湖為代表的地貌水文景觀。森林公園位于吉林省東南部地區,地處老嶺南麓,屬于溫帶山地針闊葉混交林區域。針闊混交林帶主要分布在海拔在700—1100米,多為復層林,其上層林多為針葉樹,下層林多為闊葉樹,其林分、林層及林相景觀色彩鮮明。
闊葉林帶主要分布在海拔在7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區,多為復層林,其上層林為中、近熟林,下層林為幼齡林。其林分、林層及林相景觀豐富多彩,別具一格。公園內有幾株樹齡超百年的赤松古樹,赤紅的樹干彰顯著坦蕩與高貴,常綠的針葉表達著堅毅與永恒。還有大青楊古樹、胡桃楸古樹等,代表著這里森林文化的厚重。
森林公園內水域面積541公頃,水文景觀主要是龍山湖、頭道溝河、二道溝河和三道溝河。龍山湖位于森林公園南端,龍山湖是云峰水庫大壩蓄水,鴨綠江水位抬高形成的湖泊,屬鴨綠江中游,夏季乘坐游船,暢游在水面上,龍山湖隨山形地勢蜿蜒曲折,兩岸青山蒼翠,湖水清澈純凈,呈現了“山水共長天一色”的詩意境界。侵華日軍碉堡座落在龍山湖江心島上,這個遺址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陣地,不忘雪恥的警鐘。在三道溝河上游建成蒙古大營“龍之谷”漂流,漂流河道蜿蜒6公里,兩岸密林遮天蔽日,途中有十余處激情峽谷,游客可以盡情體驗在浪花里追逐的快感。
三道溝河與二道溝河之間有一座形似巨龍的龍山,兩條河與鴨綠江的匯合處,有一體現龍山湖和龍山特點的景觀,便是“老龍頭”,像巨龍吸水。在三道溝水陸碼頭登上游艇向南行駛,迎面而來的便是“二龍攬 ?月”景觀,宛如兩條首尾蟠曲的臥龍,它們隱半身于群山,呼嘯騰躍 ?于綠水輕波兩邊,蜿蜒伸向水中。位于龍山湖岸邊的天橋峰海拔458m,峰高140m,妖嬈多姿,引人入勝。最高的那尊砬子筆直錯落,直扦天空,如天外飛來彩橋而得名。每當雨過天晴,淡淡地籠罩著紫色的云霧,微風吹來,頓生五色煙云,云霧環繞山腰,宛如神話傳說中的蓬萊仙境。
五品葉山,山峰海拔高950m,相對高度390m,這里縹緲其間的薄霧,時沉時浮,忽聚忽散,瞬息萬變。邀游其間,頗有騰云駕霧的感覺,使人如入仙境。行至山頂,極目遠眺,蒼山如海,連綿起伏,鴨綠江像玉帶一樣在崇山峻嶺間飄然流過,頗為壯觀。
四臺山是森林公園最高峰,海拔1340米。走進這里,就是森林的王國,樹的世界。每年春季,冰凌花在雪中開放,隨后多種山花競相綻放,把這里變成了山花谷。夏季,森林吐綠,陽光透過森林,帶給人們清新的空氣。登臨四臺山山峰,可見山腰至山頂云霧繚繞,氣流在山巒間穿行,漫天云霧隨風漂移,構成了一幅奇特的千變萬化的云海大觀。
秋季這里層林盡染,秋風拂過,紅黃綠葉相映搖曳,掀起千層波濤,目及之處,盡顯一派“秋色林海”的壯麗景象。 ? 嚴冬時節,雪花紛飛,大地銀裝素裹,處處是玉樹銀花。這里當氣溫低于攝氏零度,但還未達到下雪的條件時,水面霧氣裊裊,水氣化成云霧凝結成細小的霜狀結晶,附著在岸邊的樹枝、草葉、巖石上,產生霧淞景觀。公園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野生維管植物3門110科418屬627種,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東北紅豆杉1 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紅松、水曲柳、黃檗、紫鍛、朝鮮崖柏、鉆天柳、野大豆7種。 公園內共有脊椎動物74科247種。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紫貂、原麝、中華秋沙鴨3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水獺、猞猁、鴛鴦、蒼鷹、雀鷹、松雀鷹、花尾榛雞等29種。吉林龍山湖國家森林公園的建立不僅保護了這些野生動物的家園,也給游人搭建了生態文明教育平臺。
公園外部交通四通八達,有公里、水路、機場。森林公園所在地是我國典型、并具代表性的中溫帶針闊混交林分布帶,對研究和保護地帶性森林植被有重要價值。森林公園的建設是以保護森林景觀資源為前提,有利于研究和保護地帶性森林植被。對于保持森林生態平衡,實現林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森林的生態和社會效益,具有重大意義。
? ?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