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改造說明配音文案—解說詞
配音云為您推薦一篇解說詞
小區是城市的基本細胞,但很多老舊小區因年久失管早已失去了功能,引起群眾的很大反響,是舊城改造的重點,激活老舊小區這個“神經末梢”迫在眉睫。為此,市**建立了棄管小區街道社區托管制度,將240個舊有住宅小區全部進行規劃,確定了硬化、綠化、亮化、美化、便捷化的改造內容,以每年改造80個舊小區的進度扎實推進。利用暖房子工程對沿街小區和主要路口公建設施的風貌、色彩進行了規劃設計,使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棚戶區是市民的心病,如何撫平“城市傷疤”成了舊城改造的主攻點。今年我市進入了棚戶區改造的收官階段,在經過數千次的民意調查和上百次的專題研討后,我市制定了改造棚戶區的目標,并通過**采購房源、拆遷戶異地自選回遷的方式,創新貨幣化安置,盤活了商品房存量,激活了房地產市場。累計改造棚戶區300萬平方米,妥善安置3.2萬拆遷戶,與**主導的廉租房、公租房項目一起,充分解決了低收入家庭和無房戶的住房需求。
水是城市的血液,我市雖鄰近東遼河,卻不得不面對成為缺水城市的現實。保證生產、生活用水需求,不斷提升“造血功能”,成為建設中等城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為此,我市在采取限采、停采地下水等系列措施的同時,一方面借助戰略投資者實施二龍湖引水工程,緩解城市供水壓力。另一方面則在舊城改造中,植入旱地海綿城市的理念,對11公里長內河進行深度規劃,結合建設近水景觀,通過雨水收集和中水利用等方式保證景觀用水,為市民打造新的休閑娛樂生態環境。
建筑是凝固的文化,鐫刻著城市的記憶。我市擁有完整的日俄建筑群,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對象。對于這樣的文化家底既要不折不扣地保護,又要充分予以發掘利用。為此,市**劃定了保護區、限建區和開發區,將舊城改造和歷史文化相融合,打造以文化旅游產業為主的歷史街區,增強城市底蘊,喚醒了深藏在幾代嶺城人民心中的“塵封記憶”。
配音制作/配音/配音棚租用/音樂制作/伴奏制作/ 全國聯系電話:13568829740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