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什么樣的查干湖?是這樣……
還是這樣……
在查干湖,你見過什么樣的人,是這樣……
還是這樣……
是的,這就是查干湖……
當西伯利亞的寒風吹拂著科爾沁,查干湖的冬天來了!大湖封凍,白雪覆蓋的湖面和村莊看起來是安靜而祥和。
可是,查干湖的冬天怎么會是安靜的呢!
這一切都在為即將到來的那場人魚盛宴做著準備……
2017年,一個初冬的夜晚。兩位老友再一次相聚在這間老屋,他們的對話拉開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查干湖冬捕無數的往事。
這是相識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兩個人,一個在冰上打漁,一個在荒原上找尋。
這個在荒原中尋找北方民族在久遠的生存歷程中真正生存形態的人,終于找到了一個名叫查干淖爾的地方。
查干湖,蒙語為查干淖爾,漢譯白色的湖。是嫩江和霍林河交匯的水網地區,形似豬肚,湖面呈狹長狀,自東南向西北方向延伸較長。湖面南北縱長37公里,東西寬17公里,湖岸線蜿蜒曲折,長達128公里,蓄水高程130米,水域總面積420平方公里,蓄水量為5.89億立方米,平均水深2.5米,最深為6米。
查干湖,在宋、遼時期稱之為大水泊、大漁泊,北宋《武湖經總要》記載:大水泊周圍三百里。
916年,遼太祖年建國后稱這里為鴨子濼,是當時的春捺缽之地,資料記載遼代歷時218年,春捺缽活動貫穿遼帝執政的始終,九位帝王在這里共舉行春捺缽153次。
明代,查干湖稱之為拜布爾察罕大泊。后稱查干泡、旱河,1983年吉林省地名普查時,正式更名為查干湖?!局窈啞?1960年,查干湖漁場建場。也就是從那一年開始,查干湖主要水源地人類活動加劇,霍林河上游修建了罕嘎力、興隆、勝利等水庫,層層蓄水,洮兒河較小的水流又被堵截,再加上區域干旱少雨年代的影響,致使入湖的水量逐年減少,最后導致水源完全中斷,濕地面積也明顯縮減,查干湖近乎干涸,旱河之名由此得來。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查干湖,湖面頻臨干涸,水面僅存50多平方公里,湖水變色,水質PH值由原來的8.5逐漸上升到12.8,魚類及濕地動植物近乎滅絕,整個生態系統遭受滅頂之災。魚葦絕跡,不見飛禽,難見走獸。
1976年,歷時八年的引松工程——全長53.85公里的引松渠將滔滔松花江水引入查干湖,并最終造就了今天查干湖碧波萬頃,鷗雁成群的模樣,盛產鳙魚、鯉魚、鰱魚、鯽魚等15科68種魚類,野生動物20多種,鳥類239種,包括珍稀東方白鸛、黑臉琵鷺、白天鵝、丹頂鶴等。
配音制作/配音/配音棚租用/音樂制作/伴奏制作/?全國聯系電話:13568829740?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