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潤 春 城
——長春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紀實
長春印象
水潤萬物,惠及眾生!水之長春,城之血脈,一江九河潤大地,南源北流傳文明。
這里春芳冬瑞,美譽“北國春城”;這里林密如壁,又稱“森林之都”。
長春,作為新中國最早的汽車和影視搖籃,文化底蘊豐厚;而今作為長吉圖開放先導區,是東北亞經濟圈中心的活力之城。
?
第一篇章:審時度勢? 搶抓治水新機遇
知者樂水,民生為基!治水為要,治城必先治水!
(轉場頁)
*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提升到戰略層面。長春市作為第二批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之一,實施方案于2014年10月通過水利部審查,2015年3月獲吉林省人民**批復,繪制了一張具有重大戰略性發展思路的宏偉藍圖。
堅持**高位統籌。2014年8月,長春市成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領導小組;連續三年將“積極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納入**工作報告和*代會工作報告。省、市各級領導定期督查,并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按照“攻克難點、破解焦點、突出重點、把握節點、培育亮點”的“五點工作思路”,保質保量按期完成試點任務。
在長春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的推動和引領下,2015年6月,長春市正式啟動百里伊通河水系生態治理建設工程;2016年5月,市委、市**成立伊通河治理歷史上最高規格的領導小組——長春市伊通河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強力推進伊通河治理。
?
第二篇章:謀篇布局? 描繪治水新藍圖
“內外兼修五源水長流,剛柔并舉十區春常在”。
(轉場頁)
長春市試點范圍為市區,以及新立城水庫和石頭口門水庫一級、二級保護區。“水長流”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先決條件,“春常在”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終極目標;圍繞“節約水資源”、“嚴格水管理”、“治理水環境”、“保護水生態”、“保障水安全”、“弘揚水文化”六大體系,建立“一軸引領、兩帶呼應、五源共濟、十區協同”的長春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總體布局。
“一軸引領”——建設“伊通河”生態綠廊,強化輻射帶動功能。
“兩帶呼應”——打造以南溪濕地與北湖濕地為核心的南北濕地群,形成伊通河生態整體聯動發展態勢。
“五源共濟”——形成新立城水庫、石頭口門水庫、引調水、再生水、地下水五大水源互備互補的供水安全保障網。
“十區協同”——五個主城區和五大開發區共同發力,步調一致,共同推動長春市水生態文明建設。
配音制作/配音/配音棚租用/音樂制作/伴奏制作/?全國聯系電話:13568829740?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