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姜立明和妻子王美琴是土生土長的下姜人,之前一直在杭州打工。家鄉美了,旅游火了,2016年,夫妻倆果斷決定回家創業。
【解說】說起這對90后小夫妻的創業之路,姜麗明告訴好學生,民宿升級改造之初,把家里的全部積蓄全拿出來還差幾十萬的缺口,小兩口兒差一點就選擇了放棄,是村里的幫扶政策讓他們有了底氣。
【解說】不同于傳統的飯店旅館,下姜的民宿比拼的不是高級奢華的設施,最大賣點正是下姜的如畫美景。鵝卵石鋪設的街道,溪水上架起的廊橋,滿眼綠色的群山,瞬間就能讓你愛上她。
【解說】有了穩定的客源,住宿餐飲、服務質量、體驗項目,每一項都得跟上。為了科學規范經營,2016年,下姜村還成立了下姜景區管理有限公司,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營銷、統一分客、統一結算的運作模式。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小兩口兒的后顧之憂。
【解說】如畫的美景,加上慕名而來的游客,為下姜村鋪設了一條“綠富美”之路。目前下姜村正在運營的民宿已經發展到30多家,300多個床位。按照下姜村目前的接待量,運營之后不超四年,姜立明和王美琴和小兩口兒投入的80萬元就能回本兒。
【解說】清晨六點,趁烈日未至,姜林村像往常一樣,去山后自家的竹林挑選竹子。他十五歲就開始學習竹編手藝,到今年已經是第五十個年頭了。
【解說】鄉村旅游的紅火,也帶動了更多人創業。姜老漢家正是這樣的代表,老伴兒做起了為民宿配送早餐的買賣,去年,兒子姜德華主動回鄉做起了根雕生意,兒媳吳荔蘋也在村里開起了奶茶店。
【解說】對一家人來說這是好日子的保障,對村里來說,這是“一家一業”產業細化的具體詮釋。像姜老漢一樣,把竹筒子變成錢袋子的還有隔壁這家獅城酒坊。
【解說】要想富上加富,就需要產業來支撐,除了搞旅游,還要多條腿兒走路。在以往,下姜村周圍群山高聳,人均不足一畝耕地,發展空間狹小,蠶桑、茶葉、早稻等傳統農業大多分散經營,2011年,下姜村開始了大規模土地流轉,流轉后的土地建起了草莓園、水蜜桃園、葡萄園等現代農業產業園。2003年在下姜村調研時***說: “三農”工作要想有突破,“明白人”是關鍵,我們要不斷完善特派員、指導員制度,真正做到重心下移。沒過多久下姜村的葡萄園里就迎來了“明白人”。
【解說】除了聘請浙江省農科院葡萄專家吳江為技術顧問,如今,下姜村已經種植了12個品種的葡萄,滿足四季采摘需求,從種源優選、種植基地、到采摘銷售,形成了一條完整產業鏈。
【解說】如今,讓每個人共享綠水青山帶來的生態紅利,這個夢想已經照進現實。美麗經濟帶來了美麗收入,2016年下姜村的村集體收入已達五千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兩萬多元,比2001年增長了十倍多。
配音制作/配音/配音棚租用/音樂制作/伴奏制作/ 全國聯系電話:13568829740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