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她見證歷史,也在創造歷史
她守護文化,也正成為文化
她櫛風沐雨,歷經崢嶸歲月
她持盈守成,譜就甲子華章
延陵世澤 與古為新
——常州博物館成立60周年巡禮
?
常州,故稱延陵,襟帶長江太湖,是長江文明和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自古被譽為“中吳要輔、八邑名都”。六千余年的歷史積淀孕育出這片沃土的毓秀鐘靈。
常州博物館,自1958年創建伊始,館址幾經變遷。初設紅梅公園紅梅閣;1975年遷至天寧寺文殊殿;1983年再遷清涼寺;2007年至今,以新館新貌屹立于常州市民廣場西側,成為常州最具文化氣息的城市名片。六十年風雨兼程,常博人不忘初心,矢志前行。
?
第一章:博物·藏新
?
常州博物館始終以藏品為基礎。館藏主要以地方歷史、自然、文化、藝術為收藏、研究主項,現有館藏文物二十四類2萬余件,自然標本六大類8000余件;以良渚文化玉器、春秋原始青瓷器、南朝畫像磚、宋元瓷器漆器、明清書畫和珍稀自然標本為特色。
這些文物珍藏在設計合理、結構堅固、設施齊全的藏品庫房,并按質地與需求分庫保管;嚴格的藏品管理和庫房制度,以及配備的文物修復室和科研實驗室,使文物得以科學保護、重煥新生;館藏文物數據庫系統的建立,實現了藏品數字化管理,更進一步整合了藏品信息資源的利用。
常州博物館始終以人才為根本。常博重視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和員工的可持續發展。在職員工擁有歷史學、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保護學、教育學以及生物學等多學科專業背景;已形成一支政治可靠、素質過硬、業務精良的優秀文博人才隊伍,在考古、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方面,提升了常博的工作品質。
常州博物館始終以學術研究為支撐。常博先后制定實施學術課題申報、學術成果獎勵等制度來鼓勵學術研究的開展;二十余部各類學術著作、出版物,見證了幾代常博工作者在學術領域的薪火相繼、勤奮耕耘;各類學術研討活動和專業期刊《常州文博論叢》,增強了常博的學術影響。
配音制作/配音/配音棚租用/音樂制作/伴奏制作/ 全國聯系電話:13568829740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