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澤傳衍,立德為先。砥志礪學,厚積薄發。耕讀不輟的吉農人,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以農為本,數業并舉。70年的辦學積淀使吉農成為以涉農優勢學科為骨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農業高等學府。歷經70年的建設與發展,在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及推廣示范、動物優良品(系)選育與健康養殖、農產品(食品)精深加工、菌物資源開發與利用、人參等特色資源開發與利用等領域形成了自身的優勢和特色,其中部分研究在國內外居領先地位。學校現有小麥和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人參新品種選育與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食用菌新種質資源創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動物生產及產品質量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參茸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等15個國家和部委級科研平臺,56個省級重點科研平臺。“十二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423項,科研經費達到10.08億。獲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84項,省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和質量連續多年位居省屬高校首位。主辦期刊《吉林農業大學學報》《經濟動物學報》分別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回首往昔,展望愿景,激揚青春,砥礪奮進,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農業大學!
70年,校友滿血歸來,70載,母校城門大開。
他們提筆,墨已起舞,
他們策馬,心已江湖。
吉農,爛熟于胸,思念,輾轉反側。
喊一嗓師兄,力拔山兮君側目,
叫一聲老師,桃李不言,滿眼淚傾注。
藍湖,倒映出曾記否,倒映出歸心似箭;試驗田,記錄了表格數據和懵懂冷暖;圖書館,將書生意氣與美麗邂逅翻遍;塞滿課本與筆記的書桌堂里還留著半塊橡皮;那書聲瑯瑯與海誓山盟,依稀可見、依稀去遠……
?
配音制作/配音/配音棚租用/音樂制作/伴奏制作/ 全國聯系電話:13568829740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