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389廠的普通一員,但他的事跡曾經先后刊登上了行業和地方媒體;他曾經身患重病,但卻一直在用愛心支撐著貧困孩子們的上學夢。據測算,養成一個好的行為習慣需要21天,他能默默無聞地將捐資助學這一義舉延續很多年!在他的事跡感召下,曾經掀起過一場又一場捐資助學的熱潮,至今不衰。他就是2014年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首屆年度感動人物候選人、389廠產品儲運隊駕駛員王振勇。
2015年3月2日上午9時,一位普通的塞外航天人站上了內蒙古自治區的頒獎臺,捧起了“崗位學雷鋒標兵”證書。他,就是六院389廠職工王振勇。
一位塞外航天人的愛心故事
——六院389廠王振勇
二十多年前的一天,王振勇在報紙上看到一位家住托克托縣的貧困小學生努力求學的報道后深受感動,萌生了一對一助學的想法。之后,他與小男孩家里取得聯系,說好每學期捐助200元。當時,王振勇每個月工資僅有90塊錢,但為了不讓這個小男孩輟學,他省吃儉用持續捐資助學六年,這六年來他從未向別人提起過此事。直到有一天,小男孩的父親幾經輾轉,專程為王振勇送來錦旗時,王振勇的事跡才在同事中間傳開。
2003年,王振勇不幸被檢查出了白血病。得知消息,同事們紛紛伸出援手,這時,一對來自武漢的母女也來到病床前探望病中的王振勇。原來,這位小姑娘是王振勇捐助了幾年的又一名貧困學生。就這樣,即使是在自己身患重病的情況下,王振勇的愛心行動仍然在延續著。在他眼中,捐資助學成了生活中最平常、最普通的事情。他說:不是我的境界有多高,是我實在不想看到貧困孩子失學,既然有能力,我就會堅持做下去……
王振勇的事跡和他的為人一樣質樸無華,但絕不缺少感動和溫暖。有著十幾年*齡的他,一直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不僅把好了手中的方向盤,更把好了人生的方向盤。近年來,隨著病情的好轉,王振勇已經重新回到崗位,奔忙在了產品運輸線上,繼續著他的無悔人生!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