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節目中的新聞報道、詩朗誦、電影解說詞等等都屬于語言
配音。語言節目信號是瞬變的,語言節目信號的聲級雖然比樂器演奏信號聲級要小一些,但是它具有方向性極強的特點。語言節目的
配音以清晰度和可懂度為主要指標。為了提高語言節目的清晰度,應采用混響時間及隔聲措施均符合要求的
配音室。一般情況下語言
配音室的混響時間應具有各頻段中平直的頻率特性,在100Hz-125Hz稍呈下降更為理想。
根據演播者的發聲條件、語言信號的特點、節目的特殊要求及傳聲器的特性來選用適當的傳聲器。語言節目
配音一般可選擇動圈或電容式傳聲器,但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其它類型的傳聲器。動圈式傳聲器的特點是清晰、耐用、價格便宜,應為首選采用。電容式傳聲器的幅頻特性好,靈敏度高,宜在高質量語言節目
配音時采用。傳聲器與聲源的距離大約在20~30cm。
如果兩人共享一支傳聲器時,則兩人都必須對準傳聲器的有效拾音區發音,否則拾音質量將受到很大的影響。若兩人共享一支雙方向傳聲器拾音時,可根據兩人的聲音特點和強弱,適當地分別調整兩個人與傳聲器的距離,以求達到兩人的聲音和諧與音量平衡。若參加
配音的人數較多時,就必須采用多支傳聲器拾音。多支傳聲器拾音適合兩人以上的對話或交流,傳聲器之間的距離不要太近,以防止聲波干擾。各路傳聲器拾取的信號應經過調音臺進行音質、音量的調整,同時還要注意各路之間聲音的平衡。通常在多支傳聲器拾音中,應采用“主傳聲器”方式。這是一種用單支傳聲器對演播現場進行全面拾音的方法。
另外,再在一些聲部前面放置一些近距離傳聲器,作為輔助拾音。調音時,應使主傳聲器的聲音達到60~70%作為基礎。然后,再適當增減其它傳聲器的音,這樣的拾音即突出了主體聲源,又不至于漏掉某個聲源。一般情況下,主傳聲器供節目主持人或主要發言人使用。輔助傳聲器供采訪對象或嘉賓使用。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