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家用的聲卡,已經基本由Ac97聲卡壟斷,提到ac97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主板集成聲卡了。
其實從上面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到,如果將信號處理工作全都交給計算機的cpu來完成的話,聲卡的主要部件就只剩下一個Codec芯片了,于是,英特公司在1997年,針對主板集成型的聲卡提出了Ac97規范,它規定將聲卡的I/O控制器集成到主板的南橋芯片中,而音頻信號處理則全部交給計算機的cpu來完成。
從ac97規范誕生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出,它其實就是成本和性能之間妥協的產物。英特公司利用在主板上集成此規范的芯片,簡化了聲卡,降低了用戶配置電腦的價格。因此它的普及是十分迅速的,影響力也非常大。但是AC97聲卡卻有著致命的硬傷。
最初的Ac97聲卡的Codec只能夠輸入采樣率為48Khz的數字信號,這就意味著進入ac97聲卡進行處理的信號必須以48Khz進行采樣,而經過計算機cpu來完成處理的數字信號,不管它的采樣頻率是多少,都必須先將采樣率轉換為48Khz以后,才能進行數/模,模/數轉換,得到最終的輸出信號。
當輸入信號的采樣率不是48Khz時,會強行將采樣率變為48Khz。這是一個致命的缺陷。當原始信號的采樣率為96Khz或者192Khz時,ac97聲卡只能從中抽取1/2或者1/4的信號。導致音質惡化。
更糟糕的是當輸入的信號為44.1Khz(比如CD)時,它不是48Khz的整數倍關系,ac97聲卡就只有進行重復繁雜的插值運算,這樣就會導致非常高的cpu占用率,和音質的嚴重惡化。
經測試,ac97聲卡在播放標準的CD音樂(16bit/44.1Khz)信號時,高頻部分存在嚴重失真的通病。
也就是說用ac97聲卡來聽CD對于追求音樂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
這就是為什么ac97聲卡只能做為非常普通的家用,而不可能成為專業聲卡的主要原因。
當然它還缺少完善的FM合成技術和MIDI合成技術。
關于這兩項技術此文篇幅限制,暫不討論。
那么專業聲卡都需要具備那些能力呢???
當然它必須擁有強大的DSP處理器,和I/O控制器,來實現多路的輸入輸出信號的處理。還必須要有44.1Khz,48Khz,96Khz甚至更高的多種頻率的采樣、處理能力。和高品質的解碼器,和輸入輸出信號放大能力。當然更少不了完善的FM和MIDI合成能力。
只有當信號的輸入---處理---輸出整個過程都具備有高素質的芯片和電路來進行處理的時候,我們才能最終得到高品質的音質和想要合成的效果。
所以專業聲卡并不是用來娛樂的,甚至它不一定會具備娛樂聲卡的5.1甚至7.1的家庭影院輸出,但是它必須能夠提供高品質的音頻處理,完成數字音頻工作站所需要的高品質配音。編輯處理,和最終播出的做用。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