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專題片不同于普通的電視新聞,也不同于電視娛樂和教學節(jié)目,它的制作精細,畫面講究,編輯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獨巨匠心,要解說、音樂、畫面交相輝映,因此對播音員配音的要求就要更高、更嚴格,需做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請并茂。因為電視配音是對作品的一次藝術再加工、再創(chuàng)造,播音員必需把片中所表達的情感和內容傳達給觀眾。
因此,播音員要想做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并茂,理解稿件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在整個播音創(chuàng)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從層次、主題、背景到目的、重點、基調等都要經歷一個反復揣摩的過程,這就需要播音員不僅要有較為扎實的播音基本功,有一定的播音技法,還要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文化修養(yǎng),能充分領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思維納入稿件作者思維的軌道,做到兩者一致,這樣才能用有聲語言準確而忠實地表達出稿件作者的思想感情,否則,就可能出現心不在焉、言不由衷、語言蒼白,使片子的思想內容大大弱化,難以達到聲畫和諧的統一。
不論是風景片、藝術欣賞片還是人物事跡片等都是感情凝聚的產物,播音員一定要借助這個“情”字,并發(fā)揮自己積極而豐富的想象、聯想,把自身的整個思想感情都融入其中。當然,配音前對文字消化的越細就越有利于播講的情緒的把握,也越有利于細致分析出感情的層次和作品的輕重緩急等等,使那強烈的感情不空洞,有可靠的依托。另外也要借助于電視畫面的色調、鏡頭的推、拉、搖、節(jié)奏的快慢等藝術手段本身的運用,即電視畫面反映出的豐富內容來帶動自己的情緒,或激動、興奮,或沉重、傷感等,使文字稿件與畫面相對應,聲音與流動的畫面和跌宕起伏的音樂協調一致,構成了作品的節(jié)奏。
在影視專題片配音中,解說配音是對解說詞文字變有聲語言的再創(chuàng)作,是對電視專題片整體的凝聚紐帶。解說是電視專題片聲音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說過:“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配音語言要求有說頭、有想頭、有品頭。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chuàng),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