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學習播音的過程中,很容易走入用聲的誤區,違反發音器官的正常活動規律,這樣的話,極易造成嗓音疾病,久而久之勢必會影響播音主持的效果和質量,因此,一定要當心這幾個誤區:
①音色過亮
有些人在語言傳播用聲時,刻意追求聲音的明亮,以為這種音色好聽,于是長時間用這種“金屬般”的聲音來播音或進行其他工作。
這對嗓音保護是不利的。我們知道,語言傳播用聲是一種有控制的發聲狀態,其強度和起伏度比日常說話一般都要大些,喉部的負荷自然也比日常狀態下要大。特別是當發強實聲的時候,聲帶會緊密靠攏,產生一定的摩擦碰撞,從而進一步加大喉部的負荷。如果長時間用這種極為明亮的聲音講話,就會使聲帶一直處于摩擦碰撞之中,嗓子很容易疲勞,甚至引起聲帶充血,有些人還會感到喉嚨發干、疼痛,工作之后會出現發音困難、聲音嘶啞等癥狀。由此可見,聲音過亮對嗓音是有損害的。同時,長時間使用同一種音色表達,盡管色彩明亮,也會令人產生單調之感,還會顯得極不自然,大大削弱聲音的表現力。
②聲音過虛
虛實結合的聲音富于色彩的變化,具有較強的表現力。一些年輕的女播音員、女主持人,一味追求虛聲,覺得只有虛聲才最有表情的魅力,以此為美,一坐到話筒前就開始虛聲虛氣地播音或主持節目,與她們日常生活中說話的聲音大不一樣。這就走入誤區了。
聲音過虛的調整,首先應該在認識上走出誤區。以聲傳情的方式多種多樣,實與虛交相變化的聲音更具有表現力。從嗓音保健的角度來看,虛實聲也比較符合自然語言的發聲規律。同時,要以自己的生活口語音色為參照,進行實聲發音的鍛煉,聲音盡量舒展明朗些,用面對眾人講話的較大音量進行練習。在語言表達時,也要以實聲為主,注意虛實結合,不斷豐富聲音的表現力。
③音高失當
我們常常會碰到一些用聲偏高或偏低的人,他們往往不自覺地拋開自己的自如聲區,過分提高或壓低聲音。偏愛高亢明亮的音色的人,一味往高音上走,以至于聲音越來越緊,尖利刺耳,并且只能往高音推,不能往低音落。也有的人偏愛渾厚沉穩的音色,就一再把聲音往低處壓,甚至形成濃重的喉音色彩,渾濁暗淡,一點高音都出不來,聽來沉重壓抑。這樣,久而久之便養成了不良的用聲習慣。并且,還會給至關重要的發音器官——喉部,帶來額外的負擔。用聲偏高,聲帶閉合過緊,喉部負擔就會加重,極易疲勞;用聲偏低,聲帶閉合費勁,聲音仿佛是擠捏出來的,喉部負擔同樣很重。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