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和舌是重要的咬字器官,它們活動的靈活有力,與吐字的清晰度有極大的關系,還對音量的大小、音色的剛柔有直接的影響。
(1)唇舌靈活。首先是指唇的撮、展動作變化靈巧,比如遇到撮口呼與齊齒呼結合的詞組:“地區醫院、第七醫院、北京劇院、天氣預報、經濟、京劇、男演員、女演員、學語言、用語言……”如果唇的撮展變化
不靈活,就會出現錯誤,要鬧笑話;其次是指舌的靈活度,它影響到平舌音(z、c、s)和翹舌音(2h、ch、sh),前鼻音韻母音節(in、ian等)和后鼻音韻毋音節(ing、iang等)的發音。
平翹不分、前后鼻音不分是許多方言區的人說普通話的難點,往往理論上弄清了這些難點的發音區別,單發也正確了,可是一旦碰到難點的混編詞組就繞不過來,其原因就是因為自己原來所操的方言中舌的動作沒有舌尖前(z、c、s)與舌尖后(Zh、ch、sh)或前鼻音韻毋(n)與后鼻音韻母(ng)的對應區別,所以變化不夠靈活。只有多做“齊撮”混編練習、平翹混編練習、前后鼻音混編練習,熟能生巧,唇舌動作才會準確而靈活。
(2)唇舌力量集中。是指在發音過程中,唇舌力量應盡量集中,聲母“成阻點”,接觸面小而有力。具體說,舌的力量應集中在舌面的中縱線上,發音時,舌體取“收勢”,即舌體向中縱線收攏,不可呈癱軟狀,發音部位的接觸盡量呈“點”而非模糊的“面”,才能保證舌體與硬腭或齒背接觸的著力點準確而有力,從而有利于舌的動作在咬字過程中彈動有力而靈活,這樣做還能有效地克服舌根緊張而舌前中部無力的毛病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