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鎮位于濰坊市最南部,地處青島、日照與濰坊三市交界處,距董家口港26公里,日照港35公里,青島港80公里,省道平日路縱貫南北,開城路直達青島。全鎮總面積142平方公里,轄11個社區,72個自然村,10500戶,人口3.46萬,耕地面積6.2萬畝。
桃林鎮山川秀麗,生態自然,山地、丘嶺、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地勢西高東低,海拔高度在200-500米之間。全鎮森林覆蓋率達61.3%,境內群峰連綿,植被茂盛,古樹密布,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桃林鎮氣候濕潤,四季分明,冬暖夏涼,因而榮獲“國家級生態鎮”、“山東省環境優美鄉鎮”和“省級文明鎮”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桃林鎮緊緊圍繞打造“山水田園,樂享桃林”的目標,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堅持因地制宜,注重點面結合,使桃林已經成為春花爛漫、夏蔭濃郁、秋色絢麗、冬景秀美的魅力鄉鎮。
一、謀劃篇
圍繞打造“生態美鎮”,全鎮上下形成了創建森林鄉鎮,建設生態桃林的共識。為全面推進森林城市創建工作,鎮*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調查、研究創建工作,立足鎮情實際制定了《桃林鎮創建森林鄉鎮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嚴格實行環境保護、森林防火“一票否決”制和問責制,將環境保護、綠化造林等指標作為社區社會經濟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
“舉全鎮之力、集全民之智、聚萬民之心”,桃林鎮森林鄉鎮創建行動在領導高位推動、部門精心實施、全民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中,不斷加大造林綠化、古樹名木保護、封山育林、河流整治力度,植綠、愛綠、護綠、興綠成為時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變為現實。2017年新增綠化面積 3059畝,林木覆蓋率達到63.7%。
二、奮進篇
桃林鎮加快實施“增綠工程”“養綠工程”“護綠工程”“愛綠工程”等四大工程,構筑起了較為完整的生態培育保護開發體系。
實施增綠工程。持續開展荒山造林、退耕還林、封山護林,提高山區生態涵養功能。將植樹造林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把村莊周圍、街道兩邊、庭院內外作為植樹重點,鼓勵農戶在房前屋后、庭院內外多栽樹,同時把造林與造景相結合,為群眾營造綠色健康的生活環境。近五年來,全鎮共新增綠地面積36萬平方米,新增駐地綠地面積4萬平方米,完成成片造林面積14900畝,完善道路綠化56公里,共栽植各類綠化苗木233萬株。林木覆蓋率、鎮區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63.7%和54%。
實施養綠工程。制定下發《桃林鎮林地保護及林木管理規定》,規定平日路以西、小桃路以北所有山場為一級保護林地,其他區域的山場為二級保護林地,并提出了嚴禁在保護林地范圍內違法毀林開墾、采石、采沙、采土;嚴禁在封山育林區、防護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和幼林地內放牧;嚴禁在林地及其邊緣地帶燒荒、燒紙、吸煙、野炊等可能引起火災的活動;嚴禁亂砍、亂折樹木等“七條禁令”。各社區、自然村責任明確;城管、派出所等部門加強監管巡查力度和處罰力度,有效保護林地資源不被破壞。
實施愛綠工程。對全鎮所有古樹名木進行了調查摸底,整理出了全鎮古樹名木的品種、樹齡和數量。全鎮共有黃連茶、椴樹等百年以上及珍稀樹木共計2000余棵。在此基礎上,制定下發了《桃林鎮古樹名木管理辦法》,各社區、自然村指定專人看護,定期管理,確保正常生長。對擅自砍伐、移植、攀折、在古樹名木周圍排污等惡意破壞樹木生長的行為,一經發現,嚴懲不貸。
實施護綠工程。加大人力防控力度,配備專職消防員15人,專職護林員72人,并形成了200余人的防控隊伍。三十人的防火專業隊,常年駐扎在大山林場,負責對大山林場的巡邏和監控。鎮**購置了山林防火專用車1輛、風力滅火機100臺,安裝智能防火語音提醒系統等智能化管理設備13臺套,并接入諸城市林業局電子監控網絡,電子屏幕全天候監控山場情況。加強器械防控能力,大力實施引水上山工程,確保森林資源安全。
三、產業篇
“水清石出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大山森林公園占地5000余畝,以境內最高峰“大山”而得名。大山海拔571米,是諸城境內最高峰,期間有月牙嶺、三官廟、雞鳴石、仙人桌、梧桐溝、櫻桃溝等名勝古跡,并擁有保存完好的天然原始次生林,森林覆蓋率達98%。山間植被豐厚,古樹密布,冬暖夏涼,是山東半島難得的避暑勝地。珍禽走獸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其中植物類達1200多種,有銀杏、黃連木、流蘇、漆樹、化香等珍貴樹種和三百多種中藥材。最老的古銀杏樹樹齡已達800多年。桃林鎮鳥語花香,綠水常流,風景秀麗。原山東省委書記趙志浩來此視察時曾留下了“山清水秀人勤勞,當然要說桃林好”的墨寶。近年來,鎮*委**堅持“建管并重”的原則,在全力做好生態培育保護工作的同時,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大山森林公園的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實現大山森林公園的有效保護和有序開發。先后建設完成了登山道、環山路、旅游停車場等旅游配套設施,在不破壞自然生態的前提下,吸引了投資方來此建設了桃花山景區、錦山秀谷生態旅游度假區、龍門口生態旅游度假區等生態旅游項目,逐步形成了以休閑采摘、鄉村體驗、親子互動、戶外拓展為特色的諸城南部山區旅游集聚區,初步實現了既有綠水青山,又有金山銀山的雙贏效果。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大山森林公園生態與產業的成功結合只是桃林鎮建設“旅游名鎮”的一個縮影,現在,隨便走進哪一個村莊,到處都是一幅丹青之圖,但見小樹黛綠,大樹婆娑,一條條潔白平整的水泥路穿行于青山綠水之間,一片片錯落有致的村莊掩映在山間茂林之中。
四、創建篇
“芳華四季景,綠衣繞村郭”,堅持高端規劃、精準定位,學習借鑒黃島海青鎮的城鎮規劃模式,立足我鎮實際,按照打造“山水田園、樂享桃林”的設計理念,以自然田園為設計定位,以山水地貌為設計靈感來源,以蘇杭建筑風格為基礎,糅合本地山水田園元素,將南方簡潔流暢的意境美與北方傳統文化底蘊有機結合,形成了天際線以山形水勢為線條,黑白灰為色調,以原木為鑲嵌的獨特建筑風格。貫穿全境的220省道綠化 融 景觀設計和生態綠化于一體,如詩如畫,令人心曠神怡。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自然生態、綠色環保與鄉村旅游在這里交相輝映;文明、活力與秀美在這里和諧統一。一個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農旅特色強鎮的“山水田園、樂享桃林”,正行進在新時代浩蕩的春風里,成為人民安居樂業的福地。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