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內的動畫配音感覺和日本的動漫動畫配音差距還是挺大的,不過差距是在不斷縮小的,這個意義上來看,中國動畫配音就是后浪,遲早還是要超過日本聲優動畫配音的前浪,但是這個前提是國人對動畫動漫的重視和喜愛程度一定要上來,這樣動畫配音才有好的土壤可言!~
中國動畫配音都太學院派了。
不是說學院派不好阿。(其實我就是這么覺得的)學院派的東西,娛樂性太低,又太死板,很難博取觀眾的喜歡。每一個配音一點點個性都沒有,但是,又不能說他們太沒有個性,因為他們給每個影片配音都是一模一樣的,個性十足阿。實在是,配得一點意思都沒有還難聽。不只是給別的國家的產品再配國語版還是自己的動畫的配音,全都是很低等的水平。結果還覺得自己很厲害。
我記得“風云決”決定配音的時候有一段爭議,就是原先的配音“大師”被謝霆鋒取代掉了。引發中國配音界很多人不滿,說什么:像謝霆鋒這樣的人,怎么能跟大師比。。。。拜托,你這個所謂的大師配的東西都難聽的。。。根本沒有人要聽的。。。所謂的大師,都是你自己叫的。。。如果沒有人喜歡聽你配的東西,那你怎么可以叫大師呢?不是年紀大一點就了不起的。中國的配音界需要擺脫掉這些所謂的“大師”先,才可以開創自己的未來阿。你們到底懂不懂明星配音可以給影片帶來的宣傳阿?????都不知道何謂市場需求,一味追求自己所謂的標準,怎么可能發展得起來。
中國人配音是一點熱情都沒有的。(雖然聽起來很殘酷,但是確實是的)拿回剛才那個“風云決”的例子。那些“大師”說什么謝霆鋒哪里知道怎么配音什么的。我想請問下,你們又有幾個是看國風云的漫畫和動畫的????如果你都沒有看過,你怎么能了解這個電影,怎么可能能配出好的音???謝霆鋒好歹也是從小看風云長大的。
就這個理由,我覺得動漫迷配音確實會比那幫電影配音好。原因就是:動漫迷一直看動漫,對動漫有熱情,配音起來也有熱情,有新意,能加入自己的感情。最重要的還是有新意。爛掉的蘋果是不會有人要吃的,新鮮的酸蘋果也是會有人要品嘗的。
至于中國的動漫題材是不是只有給小孩子看嘛。說實話,你覺得中國的動畫片會有超過16歲的人要看嘛?????給動畫界的前輩一句話,可能現在連小孩子都覺得你們拍的東西很幼稚了?,F在已經21世紀了阿,小學生已經開始玩手機,玩MSN,玩非主流的年代了。請不要再用什么小頭兒子大頭爸爸這樣程度的動畫片來敷衍我們了。(這個,由于中國各個地區間的差距較大,貧困地區的小朋友可能還是覺得小頭兒子大頭爸爸很有意思的。但是,動畫總是制作給發達地區的人看的吧。。。。)(貧困地區的朋友不要恨我,你們確實不是市場所在)
眾所周知我國的國產動畫是非常早的而且非常興盛,但在一段期我國的國產動漫進入低谷期,而在此期間國外動畫卻有著很大的進步,當國產的動畫日漸被大人定義進而限定為“教育兒童的東西”時,譯制動畫的配音水準也日趨下降,話多說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國產動畫的配音史吧!
一、中國動畫配音的歷史及現狀
“動漫在國內的普遍程度與看法” 的專題市場調查結果表示:國產動畫仍不能深入民心。故事創作與人物造型是硬傷。也越來越多的人留意到。聲音渲染方面其實也一樣是重要的環節。
《葫蘆兄弟》、《聰明的一休》、《黑貓警長》之類的國產動畫,配音很實在,和人物劇情都相得益彰。那個時候,即使是譯制的外國動畫也有相當的水準。藝術的底蘊淳樸而厚重。2O世紀9o年代中期,尚且有由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這樣動畫配音的中堅陣地產出的不少精品如《魔神壇斗士》在電視上播放,而到了2O世紀9o年代末期,即使是遼藝,對于動畫配音也越來越力不從心,《美少女戰士》即是水準下降的一個標志,之后到了新世紀,《新世紀天鷹戰士》更是招致全國動漫迷的口誅筆伐。
配音的疲軟,事實上是和動畫的疲軟同步的。當國產的動畫日漸被限定為“教育兒童的東西”時,譯制動畫的配音水準也日趨下降。很多為動畫配音的工作者也就以對待“小孩子玩意”的態度去為動畫配音。這樣出來的片子,就連表演的生活化也喪失殆盡。
因為配音演員的特殊性質, 他們往往只是默默無鬮的幕后人員。戲劇或影片片尾的工作人員列表中,也很少打出配音演員的大名。雖然聲音表情也是戲劇的重要成分之一,但在各類相關頒獎典禮中,卻無專設獎項來鼓勵優秀的配音演員,致使配音這一行業長期得不到重視。有些動畫片的配音工作,更是由知名藝人而非專門的配音演員擔綱。從1998年成龍、吳宗憲等人為《花木蘭》配音開始,到后來的《海底總動員》等歐美動畫影片當中,明星們的聲音頻頻出現。難道中國動畫的配音只有明星大腕一條路可以走了嗎?而在國產動畫頻頻依靠明星大腕來吸引眼球的同時,關于明星配音的種種“不專業”也頻頻見報。那么中周動漫的配音出路又何在?
二、具代表性的地區配音
要發展國產動畫。 發展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創意工業,無疑就是緊緊握住本土的文化。而從配音的角度,則是要從本土語言出發。
(1)北京話(即普通話配音)
在最近的日本節目上。報道了他們某一部國際性動畫在全球熱播,甚至摘選出部分較有代表性的國家語言,有法國,韓國,中國,美國。其中聽到北京話的配音時,卻絲毫不比韓國,法國的遜色,配的角色也是入木三分。
(2)臺灣國語
幾乎所有近年的日本動畫,要想看較新的譯制動畫片,引進的都會是臺灣版的配音— — 臺灣普通話。
由于臺灣的文化及語言的演變。使得普通話尤其是在專業的配音上,咬字和讀音不會那么偏國內任何一方的口音,沒有特別的口音,在聽覺上讓廣東和港澳更容易接受。
(3)香港粵語配音
香港本就屬廣東范疇。而由于曾是英國殖民地,在英語和粵語的交集糅合上,出現很多英語單詞的諧音、英文廣東話兩者結合的口語等等,這使粵語更富本土特色,個性十足。
在配音翻譯,口型吻合,語境語氣的配合上,香港電視臺的配音演員都堪稱完美的演繹。在聲腔上。聲音的控制把握,都可以說是百昕不厭。毫無毛病可挑。
(4)廣東的方言
粵語動畫還未發展得深入人心。但以韓山師范學院制作的潮劇卡通卻是在國內一度掀起下載熱,光是短短幾分鐘的集錦預告片,就讓網民覺得生動有趣活潑了。潮劇只是廣東潮汕地區一個戲劇劇種。與粵劇相似,但語言是潮汕方言。
三 關于中國動畫配音的展望
和日本聲優新人過剩的狀況相比, 中國配音行業處于青黃不接的狀態。我并不贊賞日本聲優界如今過分地趨向偶像化,這無疑導致了聲優質量的下降。但能偶像化卻也說明了社會對這一行業的重視。而我們國內的娛樂媒體,都是影視演員和歌手的天下。配音是幕后職業。當然不要過分宣傳炒作,但適度的關注也是需要的?;咏涣鳠o疑可以極大地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中國動畫配音如今這般疲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站在錄音棚里的人們缺少來自觀眾的直接意見,閉門造車的結果。
中國的動畫配音要想在整體環境上發展起來。其前提只能是中國動畫本身已經發展起來??墒侵袊鴦赢嫷陌l展需要時間。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發展起來的。中國的配音事業要想像日本的聲優事業發展成人人羨慕的熱門行業,這段路還相當遙遠。但至少,我們可以提高配音本身的質量。
要提高質量,首要的是重視。包括配音工作者自身的重視和我們觀眾的重視。希望從事配音的人們都能把動畫看作和其他影視作品同等地位。在配音時用心對待。把動畫人物當作活生生的角色來塑造。只要演員把自己的靈魂灌輸進去就能讓動畫人物擁有靈魂。而作為我們觀眾,不應該因為配音水平低就一味批評排斥。多用一點客觀理性的態度去分析看待。而作為國家,應該為配音演員的發展創造條件。目前,我國有北京電影學院、四川I音樂學院這兩所高等院校開設了配音專業。國內知名的配音派系有峨眉電影制片廠、北京電視臺、上海電影譯制、廣東話劇團、四JIl話劇團等。為了彌補高等院校生源上的不足,各電視臺和各制片廠也會舉辦一些培訓班,招收學員進行培訓。除了“科班出身”與“電臺進修”而當上配音演員的途徑之外,還有很多人是自修成才的。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