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影片都在圍繞著關系。從徐伊萬的母親對一個成年的兒子無所不至的關懷展開,這個關懷里面夾雜著溺愛的成分,溺愛并不是真正的愛,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缺失的愛。
當徐伊萬在包廂門口一邊打著電話,母親就一個接著一個的給他塞小柿子吃。從種種行為中都說明了母親總在干涉徐伊萬的課題,他的母親并不知道他是不是真正需要。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講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當你不去干涉別人的課題的時候,你才不會痛苦,只要讓他們活出自己的樣子。
就像伊萬對他母親說:”在你心里面住著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他應該吃幾塊紅燒肉,臉上肉是橫著長還是豎著長,你全部設定好了。你為什么鍥而不舍的改造我呢,這么多年了,難道你沒發現嗎?我并不是你想象的兒子。
在溺愛中長大,會叛逆。你讓他向東,他偏向西。在未來的婚姻中,這種和父母的對抗,就會投射到夫妻關系中,那么婚姻關系也不會順暢,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對方的問題,而是沒有和自己和解。
母親的掌控只能從她的經歷中找到答案。母親在回憶自己的感情經歷時候曾說:”我的婚姻不幸福的“”自從有了你,我才打算再怎么難也有堅持下去“。所以她的以后的生活都是為了孩子而活,那么真正的自己去哪里了。
有的父母經常會說:”這是特意為你做的“”母親覺得你冷,母親覺得你餓,“這都是為了你好”。這種為了你好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傷害很大。形成一種“這不是我的錯,但卻無法擺脫。
電影沒有再追溯他母親的家庭教育。但從掌控的角度來看,她的童年是一段”被忽視“的教育。最終把安全感不足投射到兒子身上,然后徐伊萬再把這種感覺投射到他的妻子張璐身上。
妻子張璐對徐伊萬說:“你看,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問題。你心里面有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么,討厭什么,該怎么說話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么要鍥而不舍的改造我呢,都這么多年了,你難道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要的那個人嗎?
這是一部笑中帶淚的影片,電影不只是敘述一個故事,而會讓人反思。作為父母應該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性格,雖是我們所生,但不屬于我們。
對于夫妻關系,不要期望改變對方,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只有在改變自己,關系才會順暢。真正的愛是接納和尊重,不是控制和掌控。
喜劇的結尾都是完美的,徐伊萬的母親從開始的偷偷報名,然后坐了六天火車,最終站在舞臺上,實現自己多年唱歌的夢想,這一刻,是她這輩子最幸福的時刻,因為她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所以對于孩子,妻子,丈夫有何嘗不是呢。
最后感謝囧媽劇組的用心和奉獻,作為年度賀歲片沒有想著票房和收視率,而是免費觀看,這種舍很難,但你們做到了。雖然有很多反對的聲音,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確實省錢了。就從這里,我們感恩。
如果您想把這段文案詞制作成真人mp3音頻配音來播放宣傳,請聯系配音云的配音云 配音云 配音云百名男聲女聲配音演員竭誠為您服務!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