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配音云
配音網配音資訊:
“國博專列”在北京地鐵1號線上線滿一周,吸睛金句受到乘客追捧。不少外地網友紛紛給國博留言,邀請專列早日開到更多地方。
古老的“國寶”,如何妙語連珠?幕后有一群“配音師”,還有一群專業檢校和愛“挑刺兒”的指導。今天,國家博物館首次揭秘“爆款金句”的誕生幕后。
“國博專列”策劃團隊的主力是國博新聞傳播處的一群年輕人。“有溫度”成為他們給國寶配音定的硬指標。他們解釋,一件件陳列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雖然沒有生命,但背后的故事即使隔著千百年甚至更久遠的歷史,依然鮮活生動。“國博緊挨地鐵天安門東站,我們很多同事都是坐地鐵上下班,大家就會自然而然地希望讓搭乘專列的人感受到文物的溫度,希望讓乘客看到文物,更能感受到前行的力量。”一位工作人員說。
一趟列車6節車廂,過道處亮相的文物說什么、怎么說,策劃團隊字斟句酌。
今年新入藏國博的載人航天器發射任務隊徽只有1元硬幣大小,算得上是最秀氣的文物之一,但它的“發言”頗有氣勢:“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值得國博收藏。”
“我們有一句話,叫做‘時代物證進國博’。”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中華民族在奮斗史中留下的時代物證,是值得博物館珍藏的。地鐵上的人們懷揣夢想,踏上了自己的征程,我們希望乘客能感受到陪伴。”
在“溫度”這道門檻兒前,文物們說的金句樸質卻飽含深情——
彩繪雁魚青銅釭燈“說”:“在國博,你會感悟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更會燃起為祖國未來奮起的信念”;“穿過這件宇航服的楊利偉說:‘祖國,在太空看您,太壯闊太美好’”;彩繪陶舞俑說:“生活是你的舞臺,國博見證著你為夢想拼搏的歷程”……
以嚴謹著稱的國博打造了地鐵專列,百余件有內涵的文物“說”出來的話卻沒有任何艱深晦澀的詞匯。工作人員說:“字句淺顯是為了方便閱讀,但是說出來的話絕不能膚淺。‘萌萌噠’可以接受,但是背后也要表達出和文物身份相匹配的含義。”
大盂鼎的配文是“你是不是像我一樣,有一肚子的故事?”工作人員揭秘,從外形上看,作為青銅圓鼎的大盂鼎就是個“大肚子”,從文物價值上看,大盂鼎頗有“內涵”,它鑄造于西周康王時期,內壁鑄有19行共291字銘文,記載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冊命貴族盂的史實,以及對盂的賞賜和訓誡。
“盠”青銅駒尊也是一件西周文物,器身是一匹憨態可掬的小馬,它的“紋身”提到了執駒禮,這是周天子考牧簡畜的一種制度,即為幼馬斷奶,離其母,正式編入馬廄。工作人員說:“有點類似于成人禮,所以我們最終給它配的話提到‘我將離開媽媽,獨自奮勇前行’。”
搭乘“國博專列”,欣賞文物的同時,更能讀懂歷史。一句句配文不動聲色地將知識點一網打盡。戰國青銅冰鑒說:“我是兩千多年前的冰箱。”后母戊青銅方鼎說:“832.84公斤!國之重器,凝固青銅時代多少斑駁記憶。”“子龍”青銅鼎說:“目前發現最大的商代青銅圓鼎是誰?最早的‘龍’字銘文在哪?看向我看向我!”……工作人員說,這些金句是國博工作人員齊心協力的結晶,陳列工作部和策展工作部等專家進行了學術把關,大家集思廣益,精益求精,最終才完成了這些文案。
國博專列里,不僅文物說話有技巧,文物出現的位置也有講究。“地板上沒有任何文物出現,文物只出現在列車的天花板、椅子的靠背等地方。這種設計既是為了讓觀眾能看清文物,也是表達了我們對文物、對文明的尊重。”工作人員透露,“最初為了設計美觀,有些起到裝飾作用的紋飾會遮擋一部分文物,但是最后都被取消了,文物形象得以完整呈現。”
除了看得過癮,這趟專列里還有國博“小網紅”。比如拉手環上露出“小臉兒”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國博棒棒糖。工作人員說,每節車廂還設有二維碼,乘客掃一掃,就能進入線上互動H5,了解國博展覽內容,獲取參觀信息,包括開閉館時間、交通方式、餐飲服務、社教講解、文創禮品等。
同時,H5還設置了“我和國博”有獎征集活動,乘客在觀賞“國博專列”之余,通過線上圖文上傳,參與到活動中來,征集內容包括“你愿意分享給國博的故事”“國博卡通形象”“國博與你的故事”和“你最喜愛的國博展覽”。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本立體的百科全書,這列車讓國博文物和展覽走出庫房、走出展廳,讓中華文明的血脈綿延與燦爛輝煌馳騁在長安街上。”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經收到了很多網友留言,尤其是一些外地網友紛紛發出邀請,希望可以讓專列開到更多地方去。
?
歡迎大家前來咨詢合作!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