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諾蘭新片《星際穿越》(Interstellar)中,聰明、可愛(又幽默)的機器人TARS、CASE和KIPP給人印象很深。但雖然它們看著不花俏,四四方方,講話也四平八穩,但要讓這些大家伙們活動、說話,配音演員們所做的,可能是配音演員史上最艱苦的工作之一。
所有的艱苦其實都來自于諾蘭的高標準,嚴要求,因為要有實境感,他不讓配音演員像通常的電影一樣進配音室把臺詞錄完了事,而是讓他們到片場按劇本說臺詞,跟實際出演也沒什么區別,而且機器人能動起來并不是遙控,是靠配音演員和特技演員們把自己綁在龐大的模型上,在后面推著它走。因為模型的形狀不規則(最初的塑料模型外形就像“四根隨便擺在一起的冰棍”),推動它們的人得用不同的方法花樣捆綁,而且也很不好使力,辛苦可想而知。
給聰明又貼心的TARS配音的是資深演員、小丑扮演者比爾-歐文(Bill Irwin)。在宇航員們到達的第一顆被海洋覆蓋的星球上,平時行動緩慢的TARS得飛奔,這場戲是在冰島深至大腿的冰水中拍攝,已64歲的歐文被諾蘭問起:“這么快你行嗎?”他才終于妥協:“這我干不來?!倍@么辛苦工作了半天,最后還得用電腦把機器人周圍露出的人擦掉,所以他們工作時得穿上灰色衣服,起初還得戴上滑雪面罩和帽子,便于電腦處理,省錢的一把好手諾蘭還會對歐文說:“快低頭,可以給我們省1萬刀?!辈恢饲八茏院赖摹皠〗M為了拍攝種了好多玉米,拍完把玉米賣了還賺了錢”的節余,夠不夠擦掉演員的特效錢。
但是出力并不是最難的部分,演繹這個人造智慧生命體,出力又出聲才難,歐文回憶,最困難的場景是他跟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交談”時,一邊用平穩的語調說話,一邊費勁調整TARS的身體的方向,表示談話對象的轉變。
而關于TARS的臺詞,歐文稱98%是諾蘭給的,只有2%是他們即興發揮,包括他拍的第一場戲是結尾麥康納修理TARS的部分的"Knock, knock(敲門常用語)"。除了拿到的臺詞,諾蘭還會不時親自找歐文或者派人過來,臨時加臺詞。
有了這么拼的導演和演員,機器人們的呈現也保持了諾蘭“熱愛實景”的特色。雖然這種智能機器人實際是完全不存在的,但負責該片特效的保羅-富蘭克林透露,它們的場景80%來自真實畫面,僅20%是特效處理。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