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區上海路街道航宇社區是一個新興的城市社區,于2009年9月在原航天3419醫院居委會基礎上與航天六區、紅崗小區整合而成,社區共有居民住宅樓44棟,109個單元、26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1969戶,5900人。轄區居住離休干部26名,退休干部94名。
隨著年齡的增長,部分參加革命工作較早的離退休干部逐漸步入高齡期和高發病期。參加原單位活動難、日常護理照顧難、精神慰藉難等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何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為他們提供全方位、多層次、親情化的服務,讓老干部們過一個幸福、安寧、有尊嚴的晚年,航宇社區用自己的實踐回答了這一課題。
社區離退休干部多為061基地廠礦退休和外地退休到小區居住的干部,較長時間以來,老干部們多由退休前所在單位予以關心照顧。社區成立之初,老干部們較少與社區工作人員接觸,對社區缺乏認同感。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在開展“居家養老、社區關懷”試點工作的過程中,“與老干部加強溝通”成為社區開展工作的“敲門磚”。
首先,社區與061基地開展共駐共建活動;其次,社區與各退休支部聯合成立*建議事會;第三,社區群策群力創辦《社區老年報》。就是這“三招”架起了在社區與老干部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
如今的航宇社區,已經成為老干部們經常光顧的場所,社區工作人員也成為與老干部們的“親密接觸”的貼心人。
“替兒女盡孝分憂,讓老人安享晚年”,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社區就牢固樹立并一直堅持這一服務理念, “真心關懷、真情服務、真誠奉獻”,彈奏出社區老干部工作的主旋律。
原409廠退休干部白書明,子女在外工作,只有老伴在家照料,后來不幸患上了糖尿病并引起腎衰竭,巨額的醫療費用造成家庭困難,社區干部在上門走訪過程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向區民政局報告并為其爭取到了3000元醫療救助金。
為了給老干部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社區組建了一支由社工、社區居民、醫生、學生等組成的社區志愿者服務隊,積極為老干部進行日常事務代理、提供精神慰籍、就醫護送等服務。
已是95歲高齡的061基地409廠退休干部王鳳山,曾參加過遼寧戰役和抗美援朝戰爭,老伴和兒子相繼去世,女兒出嫁,社區除節假日上門走訪慰問外,還安排社區干部定期上門代收電費、水費,上門聊天,談心交流,讓王鳳山老人真切感受到社區的關懷與慰籍。
這樣的小事有很多很多,幾乎每天,都有這樣的服務在演繹著社區的人間溫情。去年6月的一天,住在小區25棟1單元101室的退休干部胡正新打電話到社區,反映他家廚房斷電不能煮飯,社區工作人員李爾國接到電話后立即前往檢查,并為其更換了電插座。
今年3月,社區民警李昌偉在走訪過程中,通過與在小區租住的退休干部盧祖建交談,發現他不知不覺被房屋轉租人騙取了6000元租金,李昌偉立即開展調查并為其追回損失。盧祖建感動不已,為社區贈送了錦旗,感謝社區對離退休老干部的真情幫助。
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是老干部們晚年的人生追求,也是他們頤養天年的“風向標”。社區根據老干部們的不同愛好,組織老干部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為老干部營造一個“舒心”的社區環境。社區先后組織開展了“為*旗添光彩”、“慶國慶、頌祖國,為經濟建設獻言”、清明節“老少樂”講革命故事、重陽節老年書畫競賽、象棋比賽、乒乓球比賽、“鄰里節” 等各種文娛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老干部的晚年生活
退休干部湯佩珠,原405廠工會主席,長期的群團工作使她對文娛活動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但剛退休那會兒,由于天天待在家里,湯佩珠面對突然的空寂,感到無所適從。社區在了解這一情況后,組織90多名社區離退休干部和社區老年人成立了文藝宣傳隊,湯佩珠被推選為文藝宣傳隊隊長。如今的她,每天與隊員一起在社區里扭秧歌、唱紅歌,在活動中找回了久違的快樂。
小語種配音是以互聯網為平臺的專業網絡配音服務機構,主要包括: 廣告片配音,專題片配音,宣傳片配音,粵語配音,英語配音,日語配音,韓語配音,模仿配音,課件配音,商場促銷配音,電視直銷配音,動畫片配音,多媒體課件配音,游戲配音,電臺包裝配音,新聞配音等網絡配音,配音公司擁有專業的數字配音棚,配音員,配音員均來自省級以上電視臺,廣播電臺,配音工作室能提供多語種配音配音服務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