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學,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邯鄲。源遠悠長的歷史,書寫出戰國的輝煌與悲壯,見證過建安文化的韻律與風骨,更孕育了胡服騎射的變革文化。
河北工程大學始建于1951年,作為冀中南地域獨一的河北省重點主干大學,現有4個校區8座校園,總占地2035畝,在校生約34000人,人均占空中積僅為教育部請求的54%。在面對行將到來的2017年教育部審核評價時,學校不得不面臨開展之危。2015年,為優化整合邯鄲教育資源,邯鄲市委市**提議,將河北工程大學整體遷建到邯鄲東區,為學校打破開展瓶頸提供了家常便飯的機遇。
河北省委、省**主要指導高度關注新校區項目,張慶偉省長先后五次指示指示,請求加快推進新校區建立,并掌管召開省**第67次常務會議停止研討部署,以河北省教育史上史無前例的力度,在資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給予鼎力支持。許寧副省長三次率領省直相關部門專程赴邯鄲諧和處理詳細問題。邯鄲市委、市**全力保證新校區建立,市委書記、市長擔任遷建諧和推進指揮部政委、指揮長,親身督導推進各項工作;市直各相關部門全力跑辦各項手續,為新校區建立保駕護航。
作為百年開展的歷史轉機,河北工程大學新校區選址充沛預留開展空間,現已在邯鄲東區獲批教育用地4098畝、教職工住宅配套691畝。新校區建筑規劃面積97.31萬平方米,方案分兩期建立,一期建筑面積76.65萬平方米,總投資43.25億元,方案于2017年底完工投用。
“天地人,萬物之本。”早在2100多年前,出自河北的思想家、教育家董仲舒就曾如此闡述。
由天津大學建筑設計規劃研討總院掌管規劃設計的河北工程大學新校區,以“天地人調和共享”為設計理念,將“學生生長、工科建立”作為規劃中心,經過“一帶、二軸、三環、四區、五團”的整體規劃,完成教學與科研的互動、學習與生活的交融,為建立文化校園、綠色校園、聰慧校園、海綿校園,提供資源共享、持續開展的空間。
“一帶”,是指將教學區、生活區串聯在一同的生態文化景觀帶,在減少師生校園往復間隔的同時,搭建一條浪漫休閑的學習生活帶、文化展現帶。
“二軸”,是將大氣嚴謹的“學術長軸”與寬闊恢弘的“禮儀景觀軸”為貫串,構筑校園
最主要的視野通廊和景觀綠帶,將辦公、教學、生活及運動休閑有機組合、亦動亦靜。
“三環”,包括水環、路環、綠環三局部,融匯海綿校園與水景生態的水環境延展,與人車別離、快捷順暢的校園道路雙環交通體系,加之點線面分離、四季炫彩的環狀校園綠化工程,構建起新校區“樓在樹中、路在林中、校在綠中”的共同景觀鏈、生態環。
“四區”,即四座功用完善的學生生活區。吃、住、洗、浴、購一體的聰慧校園大數據效勞體系,為打造暢享聰慧、愜意生活的課余氣氛提供線上、線下效勞。
“五團”,是指沿生態文化景觀帶規劃的、獨具現代工科大學特征的五大教學科研組團。
徜徉其間,學問的力氣悄然改動著學子的命運,中國工程技術強國之夢行將在這里藍圖繪就。
此外,作為邯鄲教育資源調整的典范和學術研討的領跑者,河北工程大學新校區的會議中心、體育場館等文體設備等均對外開放,技術成果、研發起態亦將實時發布,掩蓋多個學科的技術交流與數據共享,為打造科技型城市奠定根底。
兼容并蓄,共享開展,翹首百年,義務如天。
短短一年間,河北工程大學新校區建立工作在歷經手續冗雜、工期緊迫、工程龐大等多重考驗的洗禮下,承載義務、積極推進,日漸日新。4098畝征地及地上建筑物拆遷已全部完成,各項建立任務正在快速有序推進。
筑巢引鳳,匯智興邦。
以河北工程大學新校區為中心,周邊一大批創意園、科技買賣市場、中小微科技企業創業園將陸續建成。在產學研一體的群集效應帶動下,以科技創新為理念的邯鄲東區逐步成為城市大腦,乃至構成冀中南智庫。
本站所有
文案和
新聞均來自互聯網,由
配音云收集整理,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聯系QQ:327468121??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