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9年我國譯制了第一部前蘇聯(lián)影片《一個普通的戰(zhàn)士》至今,譯制片幕后的工作者們已經默默耕耘了68年。可是近年來,譯制片中文配音版越來越被冷落,而對電影的中文翻譯等又頻頻吐槽,影視譯制幕后流程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關注,但卻也因為了解不夠,產生了很多誤解。
近日,由甲骨易譯制主辦的“影視譯制藝術沙龍”舉行,八一電影制片廠翻譯賈秀琰,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中國公司)創(chuàng)作總監(jiān)、譯制導演、配音演員張云明,國際翻譯研究專家、語言學博士伊夫?甘比爾,配音演員季冠霖等一起暢談了關于譯制片的那些事兒。
傳統(tǒng)的翻譯人員不一定是好的字幕翻譯
配音譯制片曾經風靡一時,童自榮、喬榛、丁建華等更是影迷們耳熟能詳的名字,他們的名氣絲毫不比那些在臺前露臉的演員低。可是近年來,隨著國內英語水平的普遍提高、譯制片人員的質量下滑等等問題,似乎看原版配中文字幕的電影已成為趨勢。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觀眾不習慣看字幕版,因為他們覺得會讓人分神,也會讓整個畫面看起來不協(xié)調,影響觀影感受。也因此,中國電影在美國上映后票房不佳,業(yè)內人士曾認為翻譯得不好是一個原因。
同樣,國際翻譯研究學者、芬蘭圖爾庫大學終身名譽教授伊夫?甘比爾也認為,對一部電影來說,翻譯工作非常重要,“沒有翻譯,就沒有文化交流”。他說各國的影視翻譯者都面臨著時間、內容、受眾接受度的多重考驗,這無疑是一種壓力,除了對內容把握之外,還需要在壓力下快速決策、分析、重組、壓縮。同時,譯者還要和譯制導演、配音師、字幕員、配音演員及時溝通、合作、協(xié)調,才能制作出高質量的文字翻譯。而傳統(tǒng)的翻譯人員也許并不見得是好的字幕翻譯,這需要很多因素綜合考量。
譯制片導演張云明是一位優(yōu)秀的配音演員,他塑造了很多經典配音角色,如《西游記》里的唐僧、《末代皇帝》“溥儀”、《亂世佳人》“白瑞德”,《佐羅的面具》“佐羅”等等,在擔任華特?迪士尼創(chuàng)作總監(jiān)后,他更側重于譯制導演工作。
張云明坦言,現在很多觀眾更加喜歡看原聲字幕版,甚至有觀眾認為譯制片中文對白版早晚要被淘汰。但是以他做譯制片工作至今已近30年的經驗而言,他認為,譯制片不可能消失,這種再創(chuàng)作的藝術形式會被觀眾認可、得到發(fā)展的,只是需要些時間而已。
張云明介紹,迪士尼公司在向全球發(fā)行電影是非常重視配音的,有40多個國家的語言配音,為了達到高質量的統(tǒng)一,前期會有創(chuàng)作說明、試音,后期配音、混音的審查等一系列的流程,而這些恰恰是國內配音譯制行業(yè)所欠缺的。他認為,只有以更加規(guī)范化和高要求的制作標準、以精雕細琢的藝術創(chuàng)作態(tài)度對待這項工作,才會創(chuàng)作出觀眾喜愛的譯制片,譯制片才會繁榮。
張云明還舉例《瘋狂動物城》等電影中文版的成功,甚至早些年他導演的《海底總動員》的配音,得到了迪士尼電影部門美方負責人的高度評價:“感覺中文版比英文原版配得還要生動、形象。”張云明堅信中國語言有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而譯制片更是有著永恒的藝術價值,在他看來,想讓觀眾喜歡配音版譯制片,自身一定要做好。
上海電影譯制廠副廠長劉風曾為《哈利?波特》系列的斯內普教授、《功夫熊貓》阿寶等多部電影獻聲,此次為《東方快車謀殺案》大偵探波洛配音,他認為配音絕對是門藝術。好的配音相當經典,甚至可以增強影片的感染力,達到原版聲音無法達到的效果。
季冠霖說,雖然自己為《甄執(zhí)貳敦略麓貳渡竦襝纜隆返榷嗖坑笆泳緡涔簦釹不兜幕故俏脛破湟簦饈且恢智榛常乙脛破不岣湟粞菰筆鵜惺痹詰纈耙豢【湍蕓吹健!斗榪穸锍恰防锏耐米又斕希棟⒎泊鎩返哪崮藎都⒍鲇蝸貳返目崴勾蟊斫愕鵲榷際羌竟諏刈罹嚀厴吶湟艚巧
而說起譯制片,人們往往會想到以前字正腔圓稍顯夸張的譯制腔,這個“譯制腔”也成為不少年輕人不喜歡看配音版的一個原因。對此,影評人周黎明表示,所謂“譯制腔”是特定年代的特殊產物,也是由影片題材決定的,現在的配音風格早就有所不同,“‘譯制腔’是那個年代處理臺詞的方式,放在那個年代其實是對的”。影視翻譯首先要體會原著
賈秀琰以其近兩年翻譯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zhàn)事》和《敦刻爾克》為例,探討了影視翻譯在準確性基礎上怎樣做到“行文流暢、用字豐富、色彩變化”,把對白內涵及潛臺詞恰到好處地進行藝術轉換,讓目的語觀眾獲得源語言觀眾同等的藝術享受。
賈秀琰認為,最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體會原著。創(chuàng)作者從醞釀、啟筆到完成,人物、性格、情節(jié)、主題已渾然成形,而譯者要通過對文字或臺詞的拿捏和控制,把作品的思想、感情、氣氛和情調傳遞給觀眾。電影翻譯的獨特之處在于要受到口型和語言長度的限制。同時,譯制片具有瞬時性、無注性、聆聽性的特點,翻譯出的臺詞必須使觀眾能在影院的有限臺詞時間內聽懂、看懂。因此,這就需要譯者投入更多智慧,對臺詞字斟句酌。
張云明則提出字幕版和配音版要區(qū)別對待,“字幕版本,除了精煉之外,要基本按照外語原意直譯,盡量不要在文字上做文章。配音版則一定要打破這種東西,臺詞要寫得有血有肉,不然演員自己配起來都會覺得沒味道”。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lián)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chuà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lián)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