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東南衛視聯合海峽衛視共同打造的文化類節目《中國情書》本周精彩繼續,本周《中國情書》將通過情書走近科考學家余興光、戰斗英雄宋云亮和民國才女廬隱,看看在他們的字里行間,蘊含了怎樣動人的愛情故事。
《斯瓦爾巴條約》是迄今為止在北極地區唯一的具有足夠國際色彩的**間條約,1925年時就有包括中國在內的51個簽約國家,但是這個來自遙遠極地的條約卻被人遺忘了半個多世紀,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初,才被中國探險家高登義再次放大到人們面前。依據此條約,中國2004年在此建立中國第一個永久性的北極科考站――黃河站進行北極區域和全球氣候變化的科考工作。2010年七月,中國科考隊在首席科學家余興光的帶領下開啟了第四起北極科考活動,也在北極盡頭深深留下了中國人的足跡。作為一個科學家,余興光自感驕傲無比,在極地給自己的妻子寫下了一封熱氣騰騰的書信。本期節目中,著名配音演員邊江通過文字與這位科學家交流,用聲音余興光對國家延續百年光榮夢想的堅持展露無遺。
同樣因為國家的命運而走到一起的,還有宋云亮和胡玉華。在張家口保衛戰中,時任晉察冀軍區野戰軍炮兵團二營四連的政治指導員的宋云亮在指揮部隊撤退時,遭到了敵人的反撲被子彈打穿了腿部。危急之中,一個瘦弱的姑娘用自己的身體給宋云亮當拐棍,攙扶著宋云亮離開了危險區,這個姑娘就是胡玉華。胡玉華是河北保定的一個農村姑娘,心念救命恩人的宋云亮幾經周折找到了胡玉華,得償見了面,兩個人都對對方有著強烈的好感。在之后的日子中,兩個人靠一封封書信維系著感情。而本期《中國情書》將要與大家分享的,是華北全部解放前夕,宋云亮寫給胡玉華的求婚信,信的內容不僅洋溢著宋云亮對胡玉華深厚的感情,更表達了作為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士的勝利與自豪,以及對幸福生活的無限憧憬。
在中國近代文壇上,大家對林徽因和冰心這兩個名字耳熟能詳,卻很少有人知道,與她倆齊名的“福州三大才女”中,還有一個名叫“廬隱”的女作家,她就是本期《中國情書》的第三位主人公。1898年,廬隱出生在福建,出生那天,她的外祖母也恰好去世,于是從小她就被扣上了“災星”的帽子。從出生時就遭遇的不幸讓廬隱養成了異常叛逆的性格,對待感情時也亦是如此。從五四運動前夕到1928年之前,廬隱先后有過兩次不盡人意的婚姻,兩次感情經歷的挫折后,這個深受五四思想影響的年輕女作家對“情”字產生了動搖。直到1928年,廬隱認識了比自己小九歲的清華大學的西洋文學系學生、樂天派詩人李唯建。兩人相識不久就不能自拔,廬隱稱自己“從重濁骯臟的軀骸中逃逸出來了”。
節目當天,《中國情書》的特邀嘉賓自媒體人段純向大家介紹:和李唯建生活的四年,是廬隱一生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光,也是她文學創作豐盛之期,那期間她創作了十幾部中篇小說和兩部長篇小說,包括一些進步性的文學作品,筆墨中有她所處的時代在紅顏薄命的傳統套路上強烈的抗爭色彩。另一位嘉賓中國近代史專家徐鳳文也坦言,廬隱是典型的“五四”的產兒,是追求自由、愛情和個性解放的女性。她和李唯建的情書代表了一個時代青年人的情感,他們在1930年到1931年之間留下的68封情書,被天津的《華北民國日報》公開出版,成為民國年間最早公開出版的情書。在當天節目現場,主持人任航和著名配音演員喬詩語,通過有聲語言向觀眾展示了一個被生活摧殘后終覓良緣的民國才子才女的愛情佳話。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