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不我待,于艱難中起步,阿克蘇歷任領導率領各族干部群眾全力以赴、眾志成城打造柯柯牙綠化工程。30年間,阿克蘇地區先后組織近340萬人次,進行49次綠化造林大會戰,累計造林20.8萬畝, 30年創造直接效益30億元,在亙古荒原中建成了一條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的綠色長城,創造了“全球500佳境”的綠色奇跡。
從“災源”到“綠海”,柯柯牙綠化工程不僅留下了一個“人走政不息”的執政范本,探索了一種荒漠綠化的新模式,更鑄就了一座偉大的歷史精神豐碑。“我們可以丈量出柯柯牙林區的面積,但無法丈量阿克蘇人對它的深情。因為,生態是我們賴以生存之本。” 傳承柯柯牙精神的綠色基因,阿克蘇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綠水青山正不斷擴展延伸,盡透森林之韻。
這是世界舞臺上一次振聾發聵的生態承諾,*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中央,從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歷史高度、構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視野出發,形成了系統性的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生態興則文明興,13億中國人從生產生活方式入手,正攜手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的“中國之路”。
以發展為己任,以責任為擔當,在*中央和自治區*委的統一部署下,2015年9月阿克蘇地委決定:弘揚“柯柯牙精神”,實施《阿克蘇地區生態林工程建設規劃》,啟動阿克蘇河、渭干河兩個百萬畝生態治理工程,著力破解生態脆弱難題,建設南疆重要的生態治理先行區、特色產業優勢區,打造南疆乃至新疆重要的生態涵養示范區。
這是順應地區發展之舉,是順應民生需求之舉,《規劃》一出,綠色發展的廣泛共識匯聚成了推動阿克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綠色動力。
以自然生態保護、人工造林與防護修復、林果產業發展與革新、生態宜居、旅游休閑為主要任務,規劃總面積233.79萬畝、總投資31.31億元、建設時間五年、涵蓋八縣一市的兩河流域治理,不僅是繼柯柯牙綠化工程之后又一改善阿克蘇生態環境的創新之舉,也是阿克蘇有史以來最大的民生工程、生態工程、造福工程。
理念已經生根發芽,但成效要破土而出并非易事。
阿克蘇城市建設不斷擴張,土地資源使用的陣痛隨之而來。城區向西發展將與阿克蘇河緊緊相連,但作為南疆洪水爆發頻次最高的河流,阿克蘇河本身水土流失相當嚴重,加之河兩岸上千家小企業及各類砂石料廠、加工廠林立,還有面積龐大的棚戶區,私搭亂建、亂排亂放、私設小鍋爐等現象十分突出,阿克蘇市生態綠化建設面臨嚴峻挑戰。
深入調研、親身實踐,阿克蘇地委、行署以深厚的民生情懷不斷創新思維方式,完善機制,在上級*委的關心支持下,整合資金,健全方案,嚴守生態紅線,確保頂層設計與切實行動步調統一。
2015年秋,阿克蘇人民的母親河――阿克蘇河百萬畝生態工程啟動,其工程重點和主戰場正是阿克蘇市48.4萬畝的綜合治理核心區。堤防工程、綠化灌溉工程、路網工程、荒地造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林果提質增效改造工程、企業和砂石料廠搬遷造林工程、濕地建設工程,八項重點建設內容構建起完整的生態綠洲體系。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此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地區兩萬多干部群眾齊上陣,熱火朝天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大會戰;抽調百名干部組成阿克蘇河綜合整治拆遷組,事無巨細對兩岸佇立的小作坊、棚戶區進行評估、拆遷;同時在拆遷土地上迅速進行土方換填、灌溉水網安裝、機耕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而在綠化工程建設之初,水利、交通等子工程項目早已蓄勢待發,同步啟動;
2016年,阿克蘇河濕地生態保護區建設在行動,管護生態、防洪減災、涵養水源、巡護路網,每一項功能都彰顯著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2017年,阿克蘇河生態園項目成果初顯,“生態觀光、休閑購物、春季賞花、秋季采摘”的清晰定位,讓阿克蘇人民有了放松的好去處、掙錢的新路子;
多浪河濕地公園、阿瓦提縣刀郎部落、烏什縣沙棘園、新和縣沙漠公園,諸多生態綠化建設項目的實施見證著可持續發展的音符澎湃起綠色交響。
本站所有
文案和
新聞均來自互聯網,由
配音云收集整理,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聯系QQ:327468121 ??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