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配音云
配音網配音資訊:
與生命賽跑的醫務工作者
舍小家為大家的基層民警
創造中國速度的建筑工人
奉獻而不求回報的志愿者
晝夜奔波的社區工作人員
記錄抗“疫”的媒體工作者
勇敢挺身而出的“90后”們
發信人:于 謙
收信人:愛笑的你
有人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最動人的,其實并不是眼淚,而是笑容。回顧這段時間,我們已記住了一張張在逆境中微笑的臉。
今天的故事,說的就是那些身在前線晝夜奮斗卻始終帶著溫暖笑容的、最最可愛的人們。
近日,為抗擊疫情,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內的一家口罩生產企業緊急復工,工人們連夜趕制醫用口罩。當記者趕到現場采訪,卻恰巧問到了這樣一位動作麻利、思路清晰的“冒牌”工人。
——“之前做過口罩嗎?”
——“沒有,沒有,這是第一次,是在我們口罩廠做這樣一個支援”。
受訪者李甡原來是某外資企業亞太區總經理,得知有口罩工廠復工后,大年初二就報名參與到一線的生產中,只希望為疫情盡自己的那一份力。該口罩廠中,像他這樣的志愿者共有一百多位。他們的勇敢做法,打動了無數網友的心。
第二位民間英雄,是湖北省利川市菜農秦師傅。
當他從報道中得知前線醫護人員由于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去超市采購,常常選擇吃方便面后,他決定盡最大努力,為前線英雄送些自家種的新鮮蔬菜。
大年初三,天還沒亮,秦師傅就載著蔬菜從家中出發,在寒風中騎40公里電動車向目的地駛去。由于不會用導航,他邊走邊問,終于在下午5點半把24箱新鮮蔬菜全部送到了援鄂醫護隊入住的酒店。
搬菜時,他憨厚地笑著說 ,“菜不好看,好吃”。
河南省洛陽市某家具廠老板袁曉寧前些日子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訂單,訂單金額二十萬,所需物品為醫療柜,而“顧客”是湖北武漢的火神山醫院。
袁曉寧當下決定,“不用買,我們免費捐贈”。由于自家儲備不足,袁曉寧把消息發到了當地家具協會微信群,最后集14家企之力一夜之間完成訂單。
當他看到設備齊全的火神山醫院正式投入使用,打開大門迎接病患,他也笑了。
第四個故事,關于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的青年學子。
得知前線急需人力,他們紛紛響應號召主動報名參與到全國各地的抗疫阻擊戰中。有負責對入院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的,有協助搬運一線抗疫物資的,有協助交警對所有出入城人員,與車輛進行檢查管理的...他們做著與自己專業毫無關聯的工作,但這成為了他們最刻骨銘心的一次“實習”。
最后我們想感謝的,是武漢市人民警察。
據了解,截至2020年2月17日,武漢市共計出動警力3.9萬人次。公安民警、輔警駐守醫院維持就診秩序,蹲守社區協助轉運送治病人,堅守城市出入口防止病毒輸入擴散。全力確保社會治安大局。
他們也許是除了醫護人員外,最最勞累和危險的人,但他們的臉上,卻始終帶著勇敢的笑容。
“紙短情長,
今天這一封信寫給武漢,
寫給所有武漢人民。
我們一直會堅定地站在你們身后——
一同蓄力,一同期許;
共克時艱,揚帆起航。”
今天的讀信人于謙,在信里這樣說道。
作為一位經常給大家帶來笑聲的人,他的這一封信,獨獨想感謝那些勇敢微笑的前線英雄。
?
?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