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上地鐵,戴上耳機,陸林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駿馬嘶鳴、冷刃相接,爆炸聲不絕于耳,閉上眼仿佛就能看見陣陣火光,一個厚重的聲音傳來:“上一集說到……”
不同于盯著屏幕的大部分乘客,陸林的“地鐵伴侶”只有聲音。她的手機里下載有《殺破狼》全三季廣播劇,“原著優秀,改編合理,配音老師創造出了人物的靈魂”是這位忠粉對于《殺破狼》廣播劇的評價。
廣播劇,又稱“聲劇”,是一場聲音大戲,一種聽覺藝術。廣播劇多以人物對話和解說為基礎,伴以音響效果、背景音樂來渲染氣氛、把聽眾帶入故事,創造出身臨其境之感。
視覺手段的缺失反而使聽眾自然而然成為了“創作者”,去想象聲音背后的畫面?!耙磺€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廣播劇的每一個聽眾,也有自己心中獨特的主角形象。
也正因為只有聲音,廣播劇一直以來都屬于小眾范疇。
1980年代堪稱國內廣播劇的春天,經典作品如《李自成闖石門寨》深受歡迎。然而到了1990年代,電視媒介的崛起遮住了廣播媒介的光環。21世紀,“網配”圈子在互聯網時代生根發芽,日益壯大,但廣播劇的創作依然可以用“為愛發電”來形容。
而《殺破狼》等商配廣播劇大獲成功,讓人看到了從“為愛發電”到掘金的可能。僅在貓耳FM上,《殺破狼》三季總播放量已經超過5200萬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