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怡”格 聲音路上的行者—廣告配音員陳怡。小時候的陳怡和很多小孩子一樣,喜歡看動畫片,喜歡看電視劇,但與其他小孩兒不同的是,陳怡喜歡模仿各種角色的聲音,那時候的她覺得模仿很好玩,很喜歡模仿聽到的聲音。
也許陳怡和聲音的緣分由來已久,她的音緣似乎早已注定,它以一種悄然無聲的方式,融進了陳怡的生活。
1
初識恩師于配音
直到上了廣播學院,陳怡才真正開始了解配音,也是在大學課堂的配音課上,陳怡第一次見到了李易老師。“我記得當時李易老師是被邀請來給我們講課的。當時我們的老師說,同學們可以把自己的聲音小樣拿到課上來,請李易老師指點。”陳怡回憶說。
陳怡抓住了這個向李易老師請教的機會,她借同學的配音設備,錄了三種不同風格的聲音,想請李易老師聽一聽,指導一下自己。課后,在好多同學都在圍著李易老師合影的時候,心中早已忐忑良久的陳怡,鼓起勇氣向李易老師遞上了自己的聲音小樣。她迫切地想得到李易老師對自己聲音的反饋,無論評價是好是壞。
過了一段時間,陳怡終于接到了李易老師約她見面的電話,在趕往配音棚的這一段路上,陳怡的心情一直不能平復,直到終于再次見到了李易老師。陳怡說:“當時李老師問我,‘你就是陳怡?’然后老師給我聽了一段別人錄的小樣,讓我模仿一下那個聲音,而且還讓我換幾種感覺多次試試,最后留下了三個我最初的小樣。”
就是這樣,陳怡慢慢地踏上配音的路。而李易老師就像是這條路上的指路燈一樣,指引著她前進的方向。陳怡說:“老師走了之后,我頹廢了一陣子,因為老師就像是一面支撐我的大旗,當這面旗子倒了,我突然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2
音路慢慢其修遠。不拘“怡”格 聲音路上的行者—廣告配音員陳怡
配音對于陳怡來說,不單是謀生的飯碗,更是一種追求,是聲音本身吸引了她,而無關利益。如今的陳怡力求聲音的獨特和多變,紀錄片和專題片是她未來想發展的方向。對聲音執著,喜歡不斷進步的陳怡希望能求教一位老師,在聲音方面再給自己一些如醍醐灌頂般的啟示。
>>>> 采訪臨近尾聲的時候,陳怡向聲音愛好者們分享了一些她對配音的心得和體會。她說:
“一是我覺得平臺特別重要。因為有了好的平臺,我的聲音才可能被大家聽到,當然前期是需要努力練習的,然后才能以一個“好聲音”的姿態出現在大家面前。
二是運氣足夠好。遇到一個很好地老師,他欣賞我,提拔我,點撥我,引領我。在老師的幫助下,我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且能一直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三是自己要堅持下去。做配音工作的初衷是因為喜歡聲音,聽到打動自己的聲音,會沉醉在其中,可能對聲音的理解比別人的更多一些。”
“雖然我是主持人,配音是我的副業,但是我覺得主持人的工作對配音來說是有幫助的,他們是相輔相成的。希望以后能一直從事配音這個工作。工作之余,我也喜歡羽毛球、游泳、滑雪這些運動,既能放松心情,又能把在運動中的不同感受用到配音中,可以說是相得益彰。”陳怡笑著說。
她是陳怡,她是喜歡聲音,在配音路上永不放棄的配音員。不拘“怡”格 聲音路上的行者—廣告配音員陳怡:http://www.eastonlondon.com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