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臺主持人影視廣告配音員,于越。夜太美,有我陪著你一起度過。世界太新鮮,讓我和你一起越娛越樂。
這個陪你度過美好夜晚,和你一起了解世界的人,就是活躍在北京交通廣播FM103.9《有我陪著你》和北京音樂廣播FM97.4《越娛越樂》的主持人——于越。但是,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配音員!
海燕牽線? 學霸開路
初中的時候,于越總為自己低沉的聲音發愁,平常說話的時候不覺得,可是一唱歌就露餡兒了。男聲的歌,他都唱不上去,女聲的歌倒是正好,這可讓愛唱歌的于越心煩了好久!直到一次朗讀課文的經歷,改變了于越對自己聲音的看法。“我記得,那節語文課上讀的是《海燕》,本來應該是一人讀一句,但是我讀完之后,老師就沒有讓后邊的同學讀,反到是讓我繼續讀完整首詩。”于越說。
于越當時就感覺自己的聲音狀態不太一樣,他也被自己的聲音嚇了一跳。課后,語文老師把于越叫到辦公室,跟他說他的聲音很有特點,很好聽,建議他考慮上中國傳媒大學,試試當一名主持人。老師的話雖然對于越有所觸動,但是那時的他卻并沒有當一回事兒。
直到上高中后,同樣的一幕又發生了,于越的語文老師也建議他報考播音主持專業,而且還特意跟于越的班主任和家長都說了。看到老師如此認真的對待這件事,于越才開始真正重視起來。
真正讓于越走進主持的是一次中國傳媒大學舉行的比賽,他以黑龍江省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決賽,來到北京獲得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的面試機會。最終,于越在當年報考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的專業課成績里排名第二,而文化課成績竟超過當年錄取分數線175分,學霸當之無愧!
臨時上陣? 霸氣外露
上大學后,于越出色的朗誦能力使他在學校得到了很多的關注,同時他也是校學生會的風云人物。一個偶然的機會,于越受到幾位師哥的邀請,跟他們一起給電視劇配音。當時于越想的是,配音這個行當離自己很遠,但是試一試的興趣還是有的。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師哥們竟然讓對配音毫無經驗的自己,以資深配音員的身份上陣。畢竟是初次接觸配音,于越在試音的時候,在對口型的方面還是有些問題,但他很快就找對了狀態,而他出色的嗓音條件也為他加分不少。最終,于越不僅贏得了這次給主角配音的機會,而且還為大家爭取到了更多的報酬,可謂一舉兩得。
就這樣于越開始踏上了配音之路,和師哥們在一起配音的時候受益頗多。于越說:“我的師哥們特別喜歡配音,不管是影視劇,還是廣告都很感興趣,平時走在路上也經常模仿廣告配音。但是對于李易老師、孫悅斌老師聲音總是模仿不像。突然有一天,師哥們說讓我也模仿試試,結果他們被我震撼住了,覺得我居然能模仿的這么傳神!”在那之后,于越才知道自己模仿的這兩位老師是配音界旗幟性的人物,于是他開始近乎瘋狂的聽李老師、孫老師和其他老師的作品,常常是戴著一副耳機,邊走邊聽,邊聽邊說,樂此不疲。電臺主持人影視廣告配音員,于越。
虛心求教? 銘記恩師
大二時,于越參加了齊越朗誦藝術節,在那次比賽中,他認識了當時的評委老師李易。自此,于越就開始了跟李易老師學習的日子。于越笑著說:“當時我是鼓足勇氣跟李易老師要的電話,而后來聯系的時候也是一波三折。我第一次見到李易老師,就感覺很親切,越相處就越被李老師的人格魅力感染,在跟李老師學習的這段日子里,收獲的真的特別多。”
漸漸地,于越開始來九方名座配音,期間這里舉辦了大師培訓班,那時的于越已經在電臺實習了,但是為了參加培訓,他毫不猶豫的請假來上課,短短幾天的學習,讓于越進步了不少,同時也讓他越來越喜歡配音。于越笑著說:“我和大師班授課的張云明老師也合作過一次。那次,我是給電影錄群雜,張老師一聽我的聲音就說我錄不了,因為一聽我的聲音,就感覺這是個有故事的人,所以張老師給我重新安排了一個角色。說起這個角色,還有一個小插曲,這個角色中間有一段唱英文歌曲的戲份,張老師覺得直接用英文原版不太合適,于是我就翻譯了一版對應的中文歌,而且還比較押韻,這一點倒是讓老師們比較意外的。”
于越感覺大師班里的每位配音前輩都很真實,他們所傳授的知識和經驗對以后的配音工作非常重要,在上過大師班后,思想上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提升。于越說:“我和當時一起參加培訓的好多人都關系很好,現在都一直在聯系著,他們有的發展的很好,已經小有名氣了。”當年的筆記,于越到現在都留著,還時常會翻開看看。每一個字里都有當年的回憶,每一條老師傳授的經驗,都是一筆財富。
分岔路口? 何去何從
大學畢業的時候,于越沒有像一些應屆畢業生一樣發愁工作的事情,他當時很篤定,心想要么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大展拳腳,要么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打拼事業,要么跟著李易老師專心做配音。
然而,讓于越意外的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都決定錄用他,這下于越又開始糾結了。思來想去,他給李易老師打了電話,李老師也對這兩大電臺同時錄用于越感到很吃驚,于是就客觀地幫他分析了當時的情況,在權衡之下,于越選擇了北京人民廣播電臺。
參加工作后,于越慢慢接手了很多檔節目,做的風生水起,雖然工作很累,但是他也從未放棄過配音這個愛好,平時沒工作的時候,他就會研究配音,也會接一些配音工作。現在的于越日子過得很快樂,也很滿意自己當初的選擇。
配音路上? 一往無前
應該怎么找配音的感覺?常常有人問于越這個問題,這個時候于越都會告訴他,多練習,多聽精品,多跟優秀的配音員交流。因為當初的于越就是如此,他會反復重寫、修改參加朗誦藝術節的作品,認真分析往屆所有參賽作品的優缺點;他會像著魔一樣聽配音前輩們的經典作品,反復地模仿練習;他還會認真地向周揚老師這樣的配音前輩請教,對于周揚老師帶給自己的幫助,于越銘記于心。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前輩的教導,在配音過程中,他也得到了趙可、汪洋、姚迪等等優秀配音員的很多指點。配音不僅是于越的愛好,也是他想盡心從事的工作。
錄制作品的于越是沉穩大氣的,直播節目的于越是幽默活潑的。于越說:“有的聽眾聽了我微博里的作品,都不相信這渾厚大氣的聲音是我發出來。而同樣,我配音圈里的朋友,聽到我在電臺里的聲音也感覺不像我。”有時候,愛好和工作不一定會產生矛盾,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相得益彰。
于越說:“對聲音感興趣的人很多,專注于體驗聲音魅力的人也很多,我們配音的意義不僅僅是獲得物質層面上的滿足,可能同樣的文字,經過我們的演繹能激起人心底的陣陣漣漪,能使人有不同的感觸和精神層面提升,可能這就是配音的意義和配音員的價值所在吧。”
他是電臺主持人于越,也是一個深愛配音,可以將其視為終身事業的配音員于越!
于越配音-超級南極站
配音間慘劇--該死的配音師
創 作 札 記
有很多朋友認識“于越”這個名字都是通過《該死的配音師》開始的。這條音頻火了之后很多人都問我當時是怎么設計的,怎么創作的,但其實這不是什么精心設計出來的作品,這完完全全是一部配音員都懂的“血淚史”!還原一下過程,其實很簡單:這是一個“中國電信”的活兒,配音師是我朋友,他除了配音之外還要負責搭墊樂,所以我們就一邊錄配音,一邊試各種風格的墊樂。當時配音師很困,所以就隨便往里拽音樂,各種稀奇古怪的風格,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每個都很認真的跟讀,配著配著就覺得挺有喜感,于是有了點靈感,創作了最后大家聽到的這個所謂的作品《該死的配音師》。整個過程確實是一遍過,沒有經過修飾,因為我覺得這就是一個玩兒的東西,就圖一樂,真實自然就好。電臺主持人影視廣告配音員,于越:http://www.eastonlondon.com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