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以電視劇起家的民營影視公司,全網劇、電影、綜藝……華策影視正在加速業務布局和“跑馬圈地”,而海外市場毫無疑問是其瞄準的另外一塊高地。
跟隨中國電視劇官方代表團一行,浙江華策影視集團副總裁傅斌星輾轉美國各地,一口氣拜訪了華納兄弟、奈飛和派拉蒙等行業巨頭,“還是跟華納接觸比較密切,因為華策的戰略規劃與華納比較相似”。在華策構想的業務版圖中,其雄心是要成為另一個中國的“華納”,在全球范圍內延伸自己的發行渠道以及搭建自己的制作團隊,“中國故事要先闖出去,然后我們再端出一個‘中國爆款’”,傅斌星這樣談道。
走出去,借力東方文化的“順風車”
對于華策而言,為這次美國之行“打前站”的是其今年年初推出的《我的奇妙男友》。這部“爆款”網劇在國內視頻網站上線的同時,也同步在華納兄弟旗下的網絡平臺Dramafever落地美國,并從海外觀眾那里收獲了諸多好評。字面上翻譯作“為電視劇而狂熱”的Dramafever實際上是華納兄弟旗下在美國市場主推韓國影視作品的OTT(“Over The Top”,主要指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平臺,華策為什么要與Dramafever進行合作,又為什么會選擇看起來與韓劇進行同臺競爭的推廣策略?傅斌星認為東方文化所包孕的文化認同基因是相似的,而當前也正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需要進一步的實踐與探索。最重要的是,這樣的試水如今已能夠嘗到一絲“甜頭”。
“日韓影視作品在美國已經形成小眾市場,有著大批的忠實粉絲。中國的文化傳統與價值觀更是整個東方文化的重要縮影,既然其他的亞洲作品可以得到海外觀眾認可,我們的作品接受起來應該也不會有太大問題?!弊匀ツ觊_始,Dramafever在首頁上嘗試推廣華策出品的華語劇,“其實他們一開始對華語劇并沒有太大信心,但是在試播之后發現品質很好,并且受到了用戶的喜愛和歡迎,而我們的成本相較于亞洲其他地區的熱播作品更低,所以他們便提出華策之后的原創系列能否預定的設想。”于是,水到渠成的,這次美國之行的其中一個段落,便是華策與Dramafever達成合作協議:關于投放原創IP《我的奇妙男友》續集(《我的奇妙男友2》)和即將于明年推出的懸疑愛情偶像劇《柒個我》。
若是把華策海外業務的拓展比喻為一場“定向越野”,《我的奇妙男友》的初戰告捷則是其中一個已經到達的點標?!啊吒拍睢?、帶有奇幻色彩和浪漫色彩的愛情喜劇,他們其實是喜歡的”,傅斌星認為,通過《我的奇妙男友》這一項目,華策多少總結出了適合于海外觀眾的特定“口味”。
她繼續補充道:“《我的奇妙男友》的男主角是一個基因突變人,這是一種‘高概念’,接近于美國的‘吸血鬼’形象,帶著科幻而浪漫的想象色彩。為什么他們會對東方愛情劇產生好奇感?因為美劇里關于愛情的敘事似乎都更‘直接’,而相比之下東方的戀愛則顯得更婉約?!边@種有意思的“文化差異”構成一塊值得開掘的新田地,“華語作品講談戀愛,男女主角在10集過后或許連手都還沒牽上,這樣童話般的愛情故事其實對于任何一種文化而言都是有新鮮度的,也是有市場的?!毕嚓P數據顯示,《我的奇妙男友》在美國網羅了一大批20歲上下的白人和拉美裔女性觀眾,其號召力可見一斑。
對于華語劇“走出去”的目標受眾定位,傅斌星有著自己的觀察:“海外觀眾其實更接近于我們國家的精英觀眾,這部分觀眾的觀看需求在不同國家其實并沒有太大區別。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他們一直以來都是諸如美劇、日韓劇這些固定劇集品類的目標受眾?!?br>
中外合作從“食材下鍋”開始
一部影視作品的生產和一道菜肴的烹飪相差無幾,前期籌備就是在準備食材,食材一旦下鍋就開始拍攝制作,而作品的宣傳發行就無異于將佳肴送上各個餐桌。作為國家文化出口的重點企業,華策在海外一百八十余個國家和地區布點了“餐桌”,每年提供超過1萬小時的版權影視內容。下一步,傅斌星談到華策的目標是要在全球布點“廚房”。“從以發行為龍頭向制作+發行雙輪驅動轉型”,這也在華策影視去年的年度報告中有所體現。
從發行獨大到“雙輪驅動”,轉型升級從哪里發力?傅斌星表示,目前已有的國際發行經驗實際在為華策下一步的國際化創作提前探路,例如《刺客聶隱娘》作為華策在電影宣發方面的試金石,已經使他們獲得不少啟發:“諸如古裝、動作、武俠這些題材,更容易獲得海外市場的優良口碑。在操作《刺客聶隱娘》時我們就發現,海外觀眾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俠客精神及其動作美學,都抱有十分強烈的好奇心。而這些具有‘中國基因’的題材類型恰恰是他們不太做得了的。”
傅斌星這樣總結:“文化的國際傳播,必然是越本土的就越能走向全世界。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對我們的本土特色定位準確。”
國際發行的蛋糕已經越做越大,為了在“食材下鍋”的階段就贏得主動權和競爭力,合拍劇集自然被提上了華策的日程。傅斌星說:“我所理解的‘合拍’還是要以一方作為主導,最理想的情況就是你們來提供必要的支持,過程則由我們來掌控,尤其是核心創意必須由我們來供給?!蹦転榇颂峁┑淖⒛_是,華策早已派出了一支10人左右的創意團隊常年駐點于美國,團隊成員涵蓋編劇、導演和制片人等生產鏈條中的核心角色。傅斌星滿懷信心地提到:“我們的目標是要把我們的華語作品全面送往美國主流的影視傳播中去,包括CBS在內的幾大電視網和HBO等網絡平臺?!彼€透露,目前已有亞洲公司在與華納兄弟進行合作,按照美國主流媒體的制作標準拍攝劇集,以便后期進入到美國主流的影視市場,而華策也將在不久后采納這一合作模式。華策一直期待的是,海外市場中的“中國故事”,從創作源頭開始就植入“在地化”生產的基因。
“SIP”(超級IP)是華策一直主打的概念,“中國爆款”這一說法也在多個場合被傅斌星提及。她強調,為開掘“SIP”和“中國爆款”,華策下一步的注意力會聚焦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故事中的‘經典’比比皆是,比如《封神榜》。要是把《封神榜》的世界觀抽離出來,恐怕要比現在任何一部美劇的世界觀都要宏大、壯觀。再比如,目前已經有不少好萊塢的公司把‘龍’視作他們核心的創作意象,但這種題材難道不是我們駕馭起來更有優勢嗎?為什么之前沒有看到呢?”這一思考也將伴隨華策影視接下來的業務升級得到進一步的深耕。
我們和好萊塢還差一個成熟的工業體系
傅斌星坦言,這次的美國之行再度令她深刻意識到一個完整、成熟、健全的工業體系之于影視創作的重要性。
“好萊塢的工業化水平很高,每個工作人員都像是每個部分的‘螺絲釘’,分工十分細致。例如,我們這次見到了一位南加大畢業的研究生,一直干著推軌道的工種,但他始終以此為傲,因為各大導演都會指定由他來推軌道;還有一位是攝影系畢業的,但他的理想就是做最好的攝影助理。即便后來別人讓他做攝影指導,他也不愿意。”
而對于中國當前的影視環境,分工不細、干活不專,在傅斌星看來,恰恰是影視行業全產業鏈都乏于人才的原因所在?!斑@不僅僅是一家公司努力就夠了,只有全行業都認識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才能提升整個行業的水準?!备当笮欠Q,盡管人才培養的過程既耗費時間也耗費成本,但是華策“作為龍頭企業,必須要帶頭做”,“雖然這看起來好像不是一條捷徑,但正是因為大家都不走這條路,這條路實際走起來反而沒有那么艱難?!?br>
除了完善專業人才的供應鏈,傅斌星還談到,一個成熟的工業體系還需要各個方面的支持:“包括財政體系、稅收體系及版權保護體系等多方的調和,這些都不是單個公司所能全力推動的,也都是需要時間去完善的?!备当笮钦J為,這一過程需要付諸的時間或許會在5到10年,在資本的助力下,未來影視產業轉型升級的周期只會越來越短。
最后,傅斌星總結華策整體業務布局的核心始終在內容,“劇集作品是一直有的主體業務,兩年前我們開始在電影和綜藝上著力,未來會是這‘三駕馬車’并行的業務格局”。此外,華策也會在技術領域做出一些探索,例如培養自己的VR內容制作團隊等,以匹配傳播環境的變化。
談到明年的戰略規劃,傅斌星給出了幾個數字:全網劇1000集,電影投資加宣發10到15部,綜藝6到8部。如果要分類列舉的話,傅斌星表示,陳坤回歸電視熒屏的《凰權》、南派三叔原著的改編電影《怒江之戰》,以及為配合冬奧會主題的綜藝《冰上星舞》,都是團隊扎進去用心做的重點項目。除了目前華策在“頭部內容”所占據的市場份額,傅斌星也展望著,希望明年在“爆款內容”方面能有更進一步的收獲。作為一家以電視劇起家的民營影視公司,全網劇、電影、綜藝……華策影視正在加速業務布局和“跑馬圈地”,而海外市場毫無疑問是其瞄準的另外一塊高地。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