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衛視資源速遞。導語:2016年網絡綜藝成為繼網絡劇、網絡大電影之后的網絡視聽文藝又一爆款,從過去的亞文化灰色地帶走進主流空間,網綜節目制播亟待轉型、發展和提升,小家碧玉也要登上大雅之堂。在中央精神和廣電行業管理政策的指導下,曾經低小微的網絡綜藝如何才能高大上?
網絡綜藝的方向是什么?習總書記給出了根本遵循
***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的講話指出:
●堅定文化自信,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
●堅持服務人民,用積極的文藝歌頌人民。
●勇于創新創造,用精湛的藝術推動文化創新發展。
●堅守藝術理想,用高尚的文藝引領社會風尚。
每一個網絡綜藝的創制者都要拷問自己的作品,是不是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真正的歌頌絕不是簡單地渲染光明和美好,而是善于在幽微處發現美善、在陰影中看取光明,不做徘徊邊緣的觀望者、譏讒社會的抱怨者、無病呻吟的悲觀者。
創新要獨辟蹊徑、不拘一格,但不一味標新立異、追求怪誕,這一點影視劇領域的神幻劇、穿越劇已有教訓,網綜更要防微杜漸。同時要克服浮躁這個頑疾,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濫造。有價值有意義的節目,一定是引導人們向高尚的道德聚攏,不讓廉價的笑聲、無底線的娛樂、無節操的垃圾淹沒我們的生活。
廣電網絡視聽行業如何落實中央精神?
總局領導怎么看? 措施怎么管?
中宣部副部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聶辰席在第四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的主旨演講提出“四個堅持”:
●堅持內容為王,努力打造優質網絡視聽作品。
●堅持導向為魂,努力營造天朗氣清的網絡視聽空間。
●堅持創新為要,永葆網絡視聽生機活力。
●要堅持安全為本,共同推進依法治網管網。
從總局措施上講,主要體現在內容扶持上,設立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建設專項資金,連續幾年舉辦“中國夢”主題網絡視聽原創作品評選和展播,今后還要加大資金力度。同時繼續加大管理力度,按照網上網下導向管理“一個標準、一把尺子”的要求,綜合運用思想引導、制度規范、技術手段、法律保障等措施,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
網絡視聽活力很大程度上體現在體制機制創新,要推進臺網深度融合、一體化發展。維護網絡視聽安全,強化“自審自播、先審后播、不審不播”和節目備案制度、總編輯負責制、節目審核員持證上崗制等管理制度;建好“剎車”,筑牢“堤壩”,把好“關口”,堵住“后門”,切實保障導向安全、數據安全、技術安全、渠道安全、應用安全。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田進副局長在第四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提出推動網絡視聽文藝發展的五條原則:
●要堅定文化自信,讓網絡視聽文藝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強勁。
●要堅持貼近網民,讓網絡視聽文藝更好滿足新需求新期待。
●要堅守社會責任,讓網絡視聽文藝更加風清氣正。
●要勇于創新創造,讓網絡視聽文藝有“高原”更有“高峰”。
●要強化規矩意識,讓網絡視聽發展更加健康有序。
田進同志的講話對網絡視聽文藝的創作理念做了深刻的詮釋。無論是大部頭作品,還是小節目,都要重視提升精神高度,努力用中國基因賦予“精氣神”。滿足新需求新期待特指要重視年輕一代這一目前網絡視聽的主要受眾群體,深入研究分析、觀察體驗他們的世界,捕捉他們的期待與共鳴,不斷豐富網絡視聽節目題材、類型、形態和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決抵制調侃崇高、扭曲經典、顛覆歷史、是非不明、善惡不辨、美丑不分,堅決摒棄低俗庸俗媚俗。網絡視聽節目播出平臺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倒逼創作主體努力創新、提高質量,將“劣幣”逐出市場,給“良幣”更好的發展空間。
半個月前召開的全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工作會議上聶辰席局長在重要講話中強調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管理一個標準、一把尺子,督導網站落實先審后播后發制度。加強綜藝娛樂類節目管理和宏觀調控。田進副局長在總結講話中重申要堅持網上網下導向管理“一個標準、一把尺子”,強化網絡出版服務、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管理。
管理政策方面,總局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加強整體規劃設計和管理,2016年下半年以來,相關政策措施密集出臺。
2016年7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意見》,主要建設八個融合型體系:即加快融合型節目體系、融合型制播體系、融合型傳播體系、融合型服務體系、融合型技術體系、融合型經營體系和融合型運行機制、融合型人才隊伍建設。這是對繁榮網綜亦有重要指導意義。
2016年9月發布《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對于網絡視聽直播這一迅速蔓延的新生事物及時予以規范。規定直播平臺必須持證上崗;未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機構和個人既不能開展個人秀場直播,也不能辦新聞、綜藝、體育、訪談、評論等各類視聽節目,不得開辦視聽節目直播頻道;直播活動須提前報省級及以上廣電部門備案;未經批準,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在互聯網上使用“電視臺”、“廣播電臺”、“電臺”、“TV”等廣播電視專有名稱開展業務等等。
2016年11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原創視聽節目規劃建設和管理的通知》,突出強調了事前、事中、事后等各環節的引導和管理,明確了相關的責任和要求。要求從2016年12月19日開始,所有視頻網站的重點網絡原創視聽節目(包括網絡大電影、網劇、網絡綜藝等多種網絡視聽節目形態),都須填寫重點網絡原創節目信息登記表,實行備案登記制度。這一舉措對進一步繁榮網絡綜藝、提升原創節目質量、規范網絡視聽管理秩序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2016年12月下發《關于加強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平臺傳播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主要強調持證管理,一是平臺須持許可證,未持許可證的機構和個人可藉由持證的平臺開展業務;二是利用微博、微信等各類網絡社交平臺,傳播的電影、電視劇,相關影視劇須具有《電影片公映許可證》或《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等。同時規定了禁止條例,一是對不符合節目管理要求的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等,禁止網絡平臺提供接入服務等技術支持;二是對網民上傳的自制時政類視聽新聞節目,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平臺不得轉發。
可見,網絡視聽傳播業務發展到哪里,管理就跟到哪里,網綜業界不能再有鉆政策空子、打擦邊球的念頭,堅決抵制帶有低俗內容的網絡視聽節目。
今后網絡綜藝如何發力?該這么干!
●力戒浮躁,深入生活
***總書記指出,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網絡綜藝要用博大的胸懷去擁抱時代,用深邃的目光去觀察現實,用真誠的感情去體驗生活,用藝術的靈感去捕捉人間之美。
●創新提質,專業精進
自主創新,拒絕盜版,以專業團隊的專業精神打造專業水準的網綜節目。網絡平臺的開放性、強大的節目資源儲存和傳播能力,為網絡綜藝節目提供了廣闊的創意空間,能產生豐富的節目模式、節目形態。
●志存高遠,責任擔當
***總書記指出,要“不為一時之利而動搖、不為一時之譽而急躁,不當市場的奴隸,敢于向炫富競奢的浮夸說‘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說‘不’,向見利忘義的陋行說‘不’。”網絡綜藝要進一步提升和發展,必須以強烈的擔當意識構筑風清氣正的公共傳播環境,成為真正的主流文藝,高大上。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