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煙生產方興未艾,茶產業發展穩步推進,畜牧業產業發展態勢良好,高速公路建設如火如荼,這里就是石阡的東大門--石固鄉。近年來,石固鄉始終以*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縣委戰略部署,著力加強發展型、服務型*組織建設,讓*員和群眾凝心聚力,為石固鄉科學發展、后發趕超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和強大動力。
石固鄉位于石阡縣城東部,距縣城38公里,面積166.43平方公里,總人口14826人,轄14個行政村,111個村民組。全鄉共有20個*支部,525名*員。
近年來,石固鄉緊緊圍繞縣委戰略部署,牢固樹立“*建引領發展,服務筑牢根基”理念,以同步小康干部駐村工作為抓手,深入實施民心*建工程,全鄉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建”的良好氛圍,譜寫出一曲曲“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員”的服務促發展之歌。
石固鄉結合工作實際,找準工作著力點和結合點,把加強班子建設放在首位,用班子成員的率先垂范帶動全鄉的工作開展、作風轉變。鄉*委制定出臺了班子議事制度、重大事項決策制度。出臺了《石固鄉干部職工勞動紀律規定》、《石固鄉村級干部考核制度》,進一步規范了鄉村兩級干部管理。按照“一好雙強”的要求配齊村級干部,對村干部嚴格要求,注重對平時工作的督促,嚴格按照考核結果發放村干部報酬。
為了強化基層社會治理,夯實基層堡壘,石固鄉以講政策、了民情、解民憂、幫民富、促和諧為主題,以服務群眾、轉變作風、推動發展、構建和諧為目標,啟動實施了“細胞工程”。工作中,緊緊圍繞*建工作網格化、項目化、痕跡化的管理要求,在縣財政補助60萬元資金的基礎上,又投入資金近70萬新建了6個村室,維修改造了4個村室,實現了村級辦公陣地全覆蓋。各村按照一室多用、一室多能的原則,實施了“四室一堂”建設。建立了相關工作制度,明確了具體辦事流程,實行了村干部輪流坐班,著力將干群連心室打造成為干群溝通的第一橋梁,將群眾工作室建成服務群眾的第一窗口,將群眾說事室打造成群眾訴求的第一渠道,將遠程教育室打造成提升群眾致富技能的第一紐帶,將道德講堂打造成促進社會和諧的第一平臺。同時,鄉*委、**設立便民利民服務中心,利用趕場天,整合各部門人員集中辦公,統一為群眾服務,真正實現了人性化、貼心化服務群眾。
為進一步強化責任制落實,石固鄉實行了領導干部包村負責制,逐步形成了鄉主要領導聯村,班子成員、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包戶的“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將*建、人口計生、矛盾糾紛調處、精準扶貧、深化改革、產業發展、新農合、新農保等各項工作打包責任給包村領導和干部,各項工作一包到底、一抓到底、責任到底,實現了組組都有聯系人,人人都有包保戶的直接聯系群眾網絡化管理格局。為保證各工委和各村工作正常運轉,鄉財政每年給每個工委預算5萬元工作經費,給每個村預算2萬元工作經費,同時對各工委及各種煙村實行烤煙計稅總產值1%的比例作為烤煙生產獎勵,對超任務完成烤煙生產任務的工委和村,超任務部分按縣返還鄉煙葉稅收的40%進行獎勵,有力激發了領導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今年以來,石固鄉按照縣委的統一部署,駐村干部與村干部一道,圍繞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訴,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在逐戶走訪、采集村情民意中,結合精準扶貧“六個到村到戶”要求,開展了“民情大數據”建設,實現了精準扶貧、精準服務的工作目標,貼近了民心、筑牢了基礎。工作中,以“戶”為單位建立“家庭檔案”,組織鄉、村干部采集每個家庭的基本信息,按照“一戶一頁、一事一表、一組一冊、一村一檔”要求,以“戶”為單位建立了3482戶“家庭檔案”,實現了點擊“戶主”姓名,所有家庭成員及相關信息盡收眼底。以“組”為單位繪制“民情地圖”。鄉、村干部走遍每一個村民組角落,根據村民居住地點,以村民組為單位手工繪制了111幅“村民居住地圖”,并在每張地圖上清楚標注上每戶村民戶主姓名,知曉村民居住位置,更方便、更快捷聯系村民,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同時,也為下批駐村干部熟悉村情、組情提供了方便,保證了工作的延續性。以“村”為單位建立“小康信息庫”,采集基層產業發展、計劃生育、群眾訴求、精準扶貧等村級建設情況,并將收集的指標信息全部錄入電腦,綜合分析,為全鄉14個村111個組建立了村情“小康信息庫”,并適時進行更新。做到了家庭信息清、村情信息清、矛盾訴求清,夯實了基層基礎,發揮了基層*建在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提升了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同時,在縣委安排下,石固鄉以“萬名干部結窮親”為載體,啟動實施了群眾素質提升工程。明確由班子成員包村,由駐村干部、村干部及教師聯系村民組和結窮親干部聯系戶的方式對群眾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惠民政策宣傳、法律知識講解、農業適用技術推廣等,要求班子成員每年深入村組參加4次以上的培訓,干部職工及安排的教師每月參加1次所在村組的培訓。
民情大數據的建立,讓干部切實做到情況清、底數明,更及時掌握了群眾訴求;群眾素質提升工程的實施,不斷提高了群眾的思想、道德、法律等素質,充分調動了群眾參與社會建設的積極性,切實讓干部接地氣,群眾受教育,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最近兩個月,全鄉矛盾糾紛同比下降31.6%。特別是在高速公路征地拆遷中,用最小的代價換取了最大成果,在全縣率先完成高速公路征地拆遷工作任務。
展望石固,產業快速持續發展,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通村油路進村入戶,小城鎮建設如火如荼。我們相信,石固人有信心在鮮紅*旗的引領下,利用石固獨有的地理、產業和交通優勢,把石固建成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園、集商貿物流為一體的新型小城鎮、旅游休閑相融合的生態石固、幸福山鄉!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