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當中這一個音區別另外一個音的本質特征就被稱為語音音色。協調和改善語音音色就是在音位理論的基礎上,也就是在不影響達意的前提下適當調整發音部位和方法,求得音素乃至音節發音的和諧。
具體的練習方法是這樣的,首先要以開帶閉,使閉音稍開,我這里所說的開音是指開口度比較大的音節,閉音是指開口度比較小的音節。以開帶閉是要選擇第一個音節開口度比較大,而第二個音節呢,開口度比較小的,這樣的兩字詞來進行練習。發音的時候以第一個開口度比較大的音節的發音感覺去帶動第二個音節的發音,這樣做呢就是以開帶閉的意思,因為它可以使第二個音節在發音時候共鳴得到調整,從而達到協調改善音色這樣一個目的。我舉一個例子大家就清楚了,比如說“安寧”,“安”開口度比較大,“寧”開口度比較小,這樣的詞可以用來練習以開帶閉使閉音稍開,達到協調改善音色這樣一個目的,那么像這樣的詞很多,大家注意我舉幾個例子,“安寧、奧秘、巴黎、把戲、好地”等等,都可以用來做這樣的練習,都可以用來做這樣的練習,那么利用第一個字它那個開的感覺去帶動下面一個音節的發音,“安…寧…安寧”,這樣就使后頭這個比較閉的音節開度加大了。
接下來呢就是以閉帶開、使開音稍閉,道理是一樣的,我這里舉一下例子,比如“技法”,“技”是比較閉的音節,那么它放在前頭,使“法”這個開度比較大的音節呢,帶動它稍微閉一些,這樣來取得音色的和諧,“技法、沮喪、巨大、提拔、立方、庫房、出馬、復雜”等等這樣一些詞都是可以用來以閉帶開使開音稍閉的。
再有呢就是以前帶后使后音稍前,這里所說的前音是指發音位置偏前的音節,后音是指發音位置偏后的音節。顯而易見,以前帶后是要選擇第一個音節發音位置偏前而第二個音節發音位置偏后的兩字詞進行這樣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當中要以第一個音節的發音感覺去帶動第二個音節的發音,這樣就可以使第二個音節的共鳴得到改善,比如說“提高”,這“提”是屬于偏前的,“高”這是屬于偏后的,如果要是發成了“提高”,音色就顯得不和諧,就顯得不和諧。那么我們來調整一下,“提高、提高”,再比如“詩歌、預告、因果、難過、實況”等等。
接下來呢又是相反的情況,就是以后帶前使前音稍后,道理和上面是相同的。比如說“剛毅、港幣、個別、共事、合理、抗體”等等。
第五就是要以優帶劣,就是用好的來帶差的,比如有人讀上聲和去聲的時候聲音劈啞,那么就可以用讀的好的陽平,比如說陽平來帶動它,這個呢就叫作以優帶劣,比如說以“革”來帶動“命”這個字的發音,“革命、革命”,這樣就可以改善“命”字的音色。
好,有關改善音色的三個大問題就全部講完了。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