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用聲特點決定了對氣息的控制要求,這就是:穩勁、節省、持久、自如、協調。
1.穩勁。呼吸控制要有力,始終保持“對抗”和“橡皮球”感覺,不能松懈,不能塌癟。呼氣必須均勻,平穩,不能忽強忽弱,要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上靈活調節。
2.節省。節省氣息的原則是指在發聲時利用最少的氣息產生最好的聲音效果。這是歌唱用氣的一條根本原則,播音也是一樣。氣不在多而在“巧”,即會用。吸氣要適量、合度,不宜過多,過多會妨礙有關器官的活動自由和彈性,失掉控制氣息的機動能力。呼氣要極有控制,在保證發聲需要的前提下要十分“吝”,絕不多出。最大眼度地發揮氣息的功能,有效地把能量轉化為聲音。有人感到“氣短”,往往是因為排氣過多,有漏氣現象。
3.持久。一是指對氣息有較長時間的控制能力,特別是播較長的氣勢較大的文稿,更需要持久的控制力,否則,播了一半就“沒氣”了,就聲嘶力竭了,那就不能適應工作要求。二是指一口氣用的時間久,10秒,15秒,20秒,甚至更長。
4.自如。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氣息調節的“自動化”,二是指技巧運用的熟練化。呼吸是一種生理活動,這種生理活動是受心理支配的。呼吸功能是一種思想感情表現的產物。不同的思想感情必定產生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聲音必定依托于不同的氣息運動,思想感情操縱著呼吸。在生活語言中,這個過程完全是“自動化”的,播音的氣息控制就是要朝這個目標努力。呼吸技巧要高度熟練,調節要十分靈活,換氣、補氣要很及時,吸氣要輕快無聲,就氣要不感到吃力。
5.協調。氣息與情、聲協調。以情運氣,以氣托聲,先收聲,后收氣,再收情。這在第一節中已經講了,這里不再重復。下面說說氣、聲結合的四種基本狀態。
(1)聲高氣低。聲音較高時,氣息要深、沉、穩,支持點低。支持點低的感覺是因為得到骨盆的支持而產生的,氣深壓力大,有足夠的動力保證,聲帶振動正常,效率高,能量大。
(2)聲低氣提。發低音的要有“提氣”的感覺,更要注意保持吸氣時各部位的狀態,否則,發低音就很困難。
(3)聲強氣沉。聲強要求氣息壓力大,必須在保持氣柱深長的前提下,在丹田往上往里收縮頂氣的同時,使橫膈膜和后腰處保持向下的力量。只有這樣,氣息才能平穩,壓力大,從而保證強音的需要。
(4)聲弱氣穩。聲音較弱時.仍然要保持穩勁的控制狀態,從而保證聲帶振動的相對穩定。否則,聲弱氣浮,聲道不通,發音吃力,效果不好。
要注意糾正“氣多聲少”和“氣少聲多”的氣、聲不協調的毛病。所謂“氣多聲少”,就是氣息呼出量過大、過猛,超過了使聲帶正常振動所需的呼出量而出現漏氣現象。漏氣不僅使聲音粗糙,音色發沙、暗、空,而且由于發聲效率低,聲帶負擔重,容易受到損傷,壞嗓子。所謂“氣少聲多”,就是氣息的呼出量
過小,遠遠不足以使聲帶正常振動。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不了對抗感覺.喉頭負擔重,聲帶容易受損。呼氣要不多不少,恰到好處,在對抗的感覺中得到保證和支持。
以上要求也可以用“穩、勻、細、活、深”五個字來概括。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